2018年10月,教育部提出了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新要求,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1]其中,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强调树立大健康理念,立足服务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加快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革升级,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专业,加快新医科建设,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本文结合我校一流医科建设理论与实践,从加强学科交叉角度,进一步探索我校新医科建设的推进方案。
一、“新医科”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医疗卫生事业是美丽中国健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医疗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曾经指出,纵观100多年现代医学发展,临床上诊疗的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应用都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我们的医学从最初的一个听诊器、一把手术刀、一台显微镜、几种抗菌素,发展到今天的核磁、彩超、CT、PET-CT、加速器、机器人、微创、靶向治疗等,都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的成果。[2]创新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加强新医科建设,一是理念新,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二是背景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三是专业新,医工理文融通,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要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3]新医科建设就是将传统医学教育与更多的新兴与前沿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升级完善为更符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引领全球医学创新的中国特色医学教育新形式[4]。传统医学与工程技术的紧密结合交叉融合,有利于培养擅长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等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工拔尖人才。
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新体系,培养出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对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大力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国内高校新医科建设经验借鉴与不足[1]
学科交叉、医工结合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促进医学与理学、工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符合未来医学发展规律。各大学“双一流”建设提速,纷纷加快推进医学版块发展,促进医学与工程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智能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和学科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顶层设计方面
清华大学出台了《关于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指导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管理办公室;四川大学成立了由优秀学者和管理部门人员共同构成的学科交叉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十大交叉学科群的建设,制定和完善鼓励学科交叉的相关政策,落实研究生跨学科招收、培养、授位等的细则。两所高校都在领导体制、制度设计方面为推进跨学科交叉工作做好了顶层设计。
(二)人才培养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构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将在医学院实践“4+4”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经验,从而规划和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医科”建设与实践,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天津大学成立医学部瞄准“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以“医工结合”为起点,创办“智能医学工程”本科新专业,由天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共同签发毕业证,授予医学、工学双学位,在“兴医”这条路上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天大路线”。可以说,人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且体制机制灵活,对于新医科建设极为有利。
(三)科学研究方面
北京大学很早就设立了医-工学科交叉种子基金,目前逐步发展为联合研究种子基金,旨在整合北京大学医学相关学科队伍,打破学部和学科间壁垒,形成以医学问题为牵引、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发展优势;华中科技大学不遗余力打造平台,从政策到执行、从蓝图到行动,为医工、医理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为促进医工、医理融合擦出创新火花,学校专门设立了“医工交叉基金”,专款专用,主要资助那些具有明确研究目标、能产生较大的交叉性成果,并与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有良好衔接的自主科研项目。鼓励交叉融合协同创新,项目驱动,平台支撑,学校层面的创新设计使科研爆发出无限激情。
(四)学科建设方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医学与健康学院,高起点布局以健康为主要方向的医工交叉学科,加快建成好使管用的交叉开放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推动医工学、新医学、健康学三大模块深度交叉融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旨在前沿探索、大科学平台建设及应用转化方面超前布局,在医学-医工交叉产业领域,与全球精英携手,共同打造中国“医工硅谷”;东北大学与沈阳军区总医院签署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共建协议,合作推进医工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医科建设,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丰厚的资源和发展的良机。学科建设立足国际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自身现有优势,大力发展新型交叉学科,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纵观国内高校总体情况,结合我校实践分析,由于人们总是存在思维定式,固有思维模式很难改变,而跨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新进展、新变化比现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更加迅速,所以高校在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医科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体制机制方面,高校在资源分配、人才培养、考核奖惩、学位授予等方面习惯以现有的相对固化的成熟学科、专业为根据,相对制约和束缚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教师队伍方面,有些教师对组建大团队、申报大课题、建设大平台并不热心,甚至部分老师存在“门户”之见或学派壁垒;发展理念方面,专家学者长期形成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手段已成固有模式,学校职能部门在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存在按照惯例的定式思维。[2]
三、关于我校“新医科”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安全,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的重要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更是发表讲话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可以看出,政府对健康的重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健康成为国策。反观我校医科教育起步20余年,附属医院已经有10家。
近年来,我校首次有附属医院进入香港艾力彼中国顶级医院竞争力百强榜单和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实现零的突破,临床医学学科连续7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自主审核增列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特别是直属附属翔安医院已经盛大开业,一大批高层次医学人才汇集,医科发展经过20余年的积淀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面对医学学科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观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疾病防治范畴,对我们的人才培养、科研与学科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发展不能仅靠个人和小团队,勇于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尤为重要,开展瞄准国际前沿问题、面向重大健康诊治需求为目标的大团队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协同攻关产生真正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原创性成果,从而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康并造就一流医学人才才是我们的目标。在充分吸收借鉴上述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
第一,进一步探索试行医学类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试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大类培养模式,打牢知识基础;扩大医学类专业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必选修课程比重,为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做好铺垫;探索采取基础+临床+理工导师组制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方案,鼓励多元化发展;在招生、培养、学位点共享、学位授予等方面给予医科更多探索空间;开放更多校内公共平台,开启具有“未来医学”视野的医学教育范式,打造一批多学科合作模式的金课群。
第二,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未来应该成为除了医治病患,还能创造新理论、发明新术式、产生新成果的医学科学家,是未来的行业领袖,他们的工作惠及的将不是一个病人,而是一个行业。我校需进一步发挥综合性大学人才和学科优势,做好前瞻性设计,在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新医科建设厦大方案。
(二)科研方面
第一,建议围绕医疗领域发布的区域多发病、疑难病和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设立学科交叉发展基金,在基金使用监管中强调不同学科团队协同合作的具体做法和创新模式,鼓励经费到账课题组经费划分后除了发表论文,还有更多形式研究成果。
第二,探索打破行政壁垒,联合附属医院组建科研联合体,采取项目驱动、联合攻关,借助理工科强大有力的科研方法、科研思路解决临床现有问题、预防临床未来问题;研究制订横跨各附属医院的生物医学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包括数据、标本、样品等在内的“厦大生物银行”,打牢未来医科发展基础,掌握科研话语权。
第三,整合医学、物理、材料、信息团队联合开展医用机器人研发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研究;基于石墨烯六大应用领域近半数与生物医药有关,建议大力开展石墨烯在生物领域方面的应用研究[5];加强对未来医学科研领域发展方向的跟踪与研判,加强对校内科研团队及个人研究方向的引导与凝练。
(三)学科建设方面
第一,重点推动“临床医学+X”的学科发展工作,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中,在继续加强已有的高峰和优势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发展潜能的、形成引领未来的包括健康管理、智能诊断、辅助治疗、辅助康复等内容的新兴学科、研究方向与研究队伍。
第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外延性较广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医学和生物学领域重要SCI期刊(JCR1区或2区)上 [6]。建议借助我校现有海洋研究平台,医工携手,构建涵盖海洋药品、海底探测、医用材料、检测试剂等方面的海洋生物医药学科体系;布局建设辐射台海、集专业教育、装备与技术研发、海上通讯、应急处置、国际救援法律体系等于一体的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学科体系,为我校“一带一路”大文章中的“厦大之笔”再添辉煌。
(四)教师发展方面
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框架下探索建设医科分中心,建立校、部、院三级培训机制,根据新医科建设需求,推进医科教师分类培养,建立培训认证制度,建立医科教师成长档案,搭建教师交流咨询平台,建设医科教师发展指导专家库,开展医学教育前沿进展相关研究,培养一批引领学科发展的一流医学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学校“双一流”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五)氛围营造方面
医管办牵头继续在原有校内“学科交叉微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学科交叉论坛、学术沙龙、务虚会议、建设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创办学科交叉期刊简报等等形式促进各学科交流互动,帮助师生拓宽视野,提高站位。
(六)保障机制方面
在遵循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建立更加有利于新医科发展顶层设计的专家决策制度、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制度、一流成果脱颖而出的评审奖励制度,以及促进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科背景管理干部选拔培养制度等等。一流的制度能够让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让人才发挥更大发展潜力,让学生培养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对于我校而言既是发展必然选择又是最佳选项。瞄准“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以“新医科”建设为起点做好战略规划必将全面提升我校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开创我校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贡献厦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10-08),[2019-07-0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0/s7952/201810/t20181017_351901.html
[2] 詹启敏,精准医学与北大医学[EB/OL],医学论坛网(2017-3-11),[2019-07-07],http://www.cmt.com.cn/detail/1331013.html
[3]吴岩,全面把握形势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全面发挥教指委作用[EB/OL],搜狐教育.(2018 -11-06),[2019-07-07], http://www.csust.edu.cn/stxy/info/1053/4990.htm.
[4] 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胡翊群.“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8):17-18.[2019-07-07]
[5]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六大应用领域全面分析,[EB/OL].(2018-04-25),[2019-07-07],http://qigic.cn/c17036/w1842511305076649.asp?cid=1842511305076649
[6]张艺,孟飞荣.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竞争力发展态势研究——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F426.72,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16期,(2019-08),第67页,[2019-07-07]
作者简介:
申东杰(1970年-),女,汉族,河南省新乡人,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管理讲师,医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