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基于物联网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应用探索与实践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总会计师 王成

发布时间: 2023-08-07 15:28    浏览量:1270
  • 上一篇:质量与信息化|省级质控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 下一篇:趋势!医疗设备质控,在用这个技术
  • 嘉宾简介

    2.png

    王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总会计师。


    3.png


          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对卫生行业医疗设备的管理提出了要求,大家可以看到,仅仅1-2年内,从国务院到相关部委在不断发文提出管理要求,这些要求的颗粒度越来越细,从最开始提出对这些设备质量的保障,到后面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也提出要把这些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


    4.png


          在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医院智慧管理的分级评估体系中,对于医疗设备购置方面也提出了从购置管理到使用运维到效益分析,五个分级,同时在这五个分级之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就是在任何一个管理分项里面,信息化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从三级公立医院的管理评审要求来看,对于医院所掌握的资源提出了不断提升效率的要求,这种效率提升通过设备的高效使用以及新功能的开发来达到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以支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5.png


          从行业来讲也面临了一些痛点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型的医疗设备,包括我做总会也分管医工,经常有部门找我,批一些设备,要批监护仪、呼吸机,这个时候我比较困惑,首先我不知道医院里面各个部门使用的这些设备的度是什么样、配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使用度,如果有一些科室,刚才说监护仪使用度不高,再找我签批新的设备的时候一定是一个统筹,但这个情况目前来讲是不清楚的。不了解这些情况,对于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故障,以及出现故障之后的管理情况不了解,以后再买同样设备是不是买某一品牌的,也存在采购上的盲区。


    6.png



          在这些小型的可移动的医疗设备在管理中,迫切需要,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解决医疗设备管理上三个不清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实现对于这些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一个制度体系,明确到底该怎么管,同时这个过程中要结合业财融合的理念,通过设备的使用提升医院的应用效率,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在这些医疗设备能够给患者提供这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的基础上,提升使用的效率,助力医院发展。所以应该说中小型可移动医疗设备管理,既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又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甚至还是医院资深管理的痛点。




    7.png


          安贞医院作为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医疗设备数量、种类繁多,这也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手段,管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当下从医工管理人员来讲,人才储备是整体不足,以至于更多时候出现设备故障外送维修的情况。对于设备使用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系统化分析提炼,有针对性地解决,这种过程性的管理,当前还是难以做到的。全国已经实现了DRGS的方式改革,迫切需要知道,某个病种成本的情况到底怎样,如何通过成本压缩提升某一个病种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说提高这个病种的一个运营效率,如果没有信息化程度的支撑,是很难做到这些要求的。这些设备在数量繁多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小型设备丢失,账实不符的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也是导致国有资产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8.png


          设备使用过程中,如何有相应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如何转化成自己运营决策的有用数据,积累、甚至成为后面的一个运营管理资产,这些都需要前端进行数据合理采集,同时在采集过程中要服务于对资产管理不断提升的深化性手段,来解决在医院资产管理中的一系列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也要有侧重点。首先聚焦在比较小的能够在各个科室之间移动的设备,到底怎么管理,医院将这个方向作为一个突破口,基本思路是利用这种物联网智能感知终端实时获取在医院运营的小型医疗设备到底是什么状态,包括通过能耗区别设备开机、待机、闲置的状态,设备位置信息,设备故障信息等。

          另外掌握这些数据之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再对后续的运营管理有一个对接。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到数据,只是第一步,关键是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到的数据运用到后续的管理才是目标,所以想要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关注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这些资源,同时这些数据包括资源的情况要与财务管理和医院的绩效管理有效对接,助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运营。


    9.png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要有支撑的,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信息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再向精益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这是最终信息手段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基于物联网技术,把设备统一连接起来,因为中小型移动设备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在不断的购入,且购买时间点不一样,品牌型号不完全一样,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规格型号,都联入到网络中去。另外,安贞医院是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专科特色,在试点科室中,要找一些相应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突破性管理,另外刚才说如果实现了物联网的感知和数据的获取,这种实时以及远程的监控,是随时可以做到的。在医院,中小型移动医疗设备基数大,流动性强,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当前设备管理工作上的难题,全面提升可移动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10.png


          明确了大方向之后,在东软汉枫的支持下,安贞医院基于物联网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应用项目开始开展相关工作。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应包括创新发展,这其实光靠医院是不够的,做好医企之间的联合,相互协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的效能更快、更准确的传递出去并发挥更大作用。


    11.png

    12.png



          在硬件部署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物联网技术,首先就是蓝牙技术,要在拟开展试点科室要安装蓝牙基站,蓝牙基站和智能插座配合,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将智能插座连接到相应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上面,采集小型设备的开机、关机、使用实际,以后能耗情况并通过蓝牙基站传递到系统中。简而言之,相当于通过蓝牙基站的部署,智能插座的使用,得到小型医疗设备的详细运营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实现了创新,目前为止,安贞医院和东软汉枫一起已经产出了创新的技术成果,其中就包括智能插座。智能插座已经在项目开展之初的第一代产品上进行了升级,现在已经到第三代了,而第三代智能插座已经申请了专利。应用蓝牙技术进行相应的设备运营情况采集,这是管理重点中的第一个,第二是要明确,这个设备在不同科室是怎么运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面的共享应用。此时,下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个设备到底放在哪,什么时候从一个区域拿到另一个区域。为明确这一问题我们部署了RFID电子围栏。在试点科室,我们对设备可能会通过的每个病房通道加装RFID电子围栏,而加装了RFID电子标签的设备,只要在管理区域内移动就会实时进行报警提醒。该技术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在后面的共享应用上面会进行详细介绍。





    13.png


          将以上两个方面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一个具体场景中,并按照该应用思路,在选取的试点科室之中进行硬件部署。为寻求管理上的创新和突破,试点病区的选取原则就是移动设备数量多、管理上比较模糊、经常出现问题的科室,加之安贞医院是以心血管专科为特色,所以最后选取了心脏外科的几个中心,以及两个ICU,共计5个科室、776台小型移动医疗设备进行试点,并为支撑上述两个技术的实现,根据需要装配了9个蓝牙基站以及12个电子围栏,实现了物联网手段的全程覆盖。


    14.png



          物联网环境搭建完成之后,考虑两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是要取得数据,远程实时监控可移动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医院层面和科室层面的各类设备运营情况展现;另外,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底层数据已经实现了自动的准确采集,同时根据采集情况得出各个科室可移动医疗设备效益情况、运转情况,这是通过检测得到的。

          更重要的应用在于第二步——共享应用。通过闭环管理流程,事先掌握移动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当出现使用不充分的情况时,启用共享模式。目的是激励科室分享出自己的闲置设备,后面进行服务评价并辅以绩效政策跟进。在共享过程中,还要聚焦共享模式的打造。单一模式是不能满足共享需求的,同时还要匹配相互借用的流转流程,因为设备有产权方、借用方,设备的共享应在严格的流程控制下进行,同时通过共享平台下设的共享池实现设备的充分利用。



    15.png


          上图为院级驾驶舱的展示,从该平台中可以从院级和科室级两个维度,展示不同医疗设备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呼吸机为例,病房规模相同、设备配备相似的科室,设备使用效率存在明显差距。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揭示不同科室设备资源利用现状,并将数据公开公布,激励使用率不足的科室充分调动资源。

          一个科室的输液泵、注射泵等设备有其配制的台数,是否在用、是否损坏、是否处于维修等状态在系统上进行标志显示。通过系统运算,掌握设备故障率,维修时长,使用周期内的维修次数,累计故障时长等信息辅助设备采购相关决策;另一方面,灵活掌握在用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以及闲置率等指标,做好资源的调控工作。

          当前,远程监控平台已经全部建立起来,连接入网的776台设备在平台上到底是什么状态,包括是不是连接了,是不是在使用,目前这些设备产生的收费情况是怎样的,都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得到实时数据。


    16.png


          通过实时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管理决策支撑。比如效益指标方面,以监护仪为例,加装了智能插座的监护仪通电之后,通过电流加以区分使用及待机状态,产生理论工作时间,匹配监护仪按小时收费标准,可以得到该设备的实际应计费金额,将实际应计费金额通过与HIS系统对接后采集到的实际收费金额进行对比,监测漏费情况,监管设备使用规范情况。

    17.png

          在共享场景中体现全院设备运行状态,在当前776台设备的全集下,如果使用率不超过60%则判定使用不充分,部分设备可用于共享,而该类设备是共享资源池的设备来源。例如当前385台设备处于可共享状态,其中有多少台设备借给其他科室,如何实现共享,做到总体情况把握。通过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产权科室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但当这些设备使用度不高时,通过物联网的共享应用平台,将这些使用度不高的设备推到共享资源池中,继而借用科室提出借用申请,把这些可移动的共享医疗设备借到自己科室中应用。这是管理上的要求和想达到的目标,但提高科室共享积极性的重点在于物联网技术、管理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在共享绩效规则中,产权科室如果有闲置设备却未共享出来,则科室承担该部分设备成本;而共享出来的设备,以按小时收费的监护仪为例,如果A科室将监护仪共享给B科室使用,按照一个小时监护仪收费标准是10元钱计算,产权A科室获得3元钱的收益,7元钱的收益归属借用B科室。以这种绩效激励的方式促进共享的实现,产权科室为避免该部分闲置设备多累计科室成本而将设备共享出去,减少科室成本的同时获得部分共享收益,而原来的借用科室为避免承担新增监护仪所增加的科室成本改买为借,从医院整体的角度来看,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投入。


    18.png


          科室看板是辅助科室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明确当前移动医疗设备使用状态,是否满负荷运转,哪些设备是闲置的可分享的;另一方面,通过科室排名,使用设备类型分析等,不断提示科室设备使用状态,促进以科室为单位实现精益化管理局面的形成。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将某一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故障率,保修时间,维修次数等在系统上形成规范化记录,通过对比梳理就可发现对于输液泵的A、B、C三种类型,从全生命周期来讲,A类型在整体上保修次数较多,停用时间较长,再未来进行输液泵采购时会考虑将A类型排除在外。数据采集完成采集后,通过模型的搭建,支持后续的购买决策。


    19.png


          在北京市有很多对于设备方面的绩效考核模型,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周转率、设备共享率等数据的取得,所以在第一个层面实现了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重点是第二层面,即实现这些可移动医疗设备在院内的流动共享。在第一步时实现了事前监控,即在事前已经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在事中的重点是打造共享资源池,形式共享路径,对共享状态进行持续跟踪,调配共享资源;事后根据共享情况给予科室绩效奖励,鼓励科室分享自己的闲置设备,这就是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实现共享的场景。


    20.png


          关于共享策略的设置,本着闲置就要共享的原则,当前正在执行的策略有三个。第一个是智能共享,通过共享参数的设置,如果某个设备的使用度不足60%,智能共享会自动将这类设备放到共享资源池中;第二个是主动共享,可概括为科室主观行为将设备放入共享资源池中,例如一个科室预计周六、日的病人比较少,在该设备富足时间段内,科室主动将设备放入资源池中以供借用;第三个是强制性共享,即如果有的科室不选择主动共享,智能共享也不达标准,那么医工处作为管理科室将闲置资源放到共享资源池中,这种强制共享从绩效管理角度讲给予产权科室绩效分成比例更低。


    21.png


          智能共享有底层数据模型或者规则,主动共享有绩效激励政策作为支撑,强制共享是一种管理行为的体现,无论哪种共享策略共同的目标均是为共享流程提供底层的设备支撑。而在这一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个令大家困惑的问题,即共享流程问题。借入借出的共享流程过于复杂,为完成一个设备的借用,双方在系统填单上占用过多时间,但为了确保设备流动位置明确、管理清晰,共享单据又必不可少,安贞医院依托RFID无线射频技术,基本上实现无感借用流程。因为每台设备均已加贴RFID标签,设备从A科室的流出时间,以及流入B科室的时间会被采集到系统中,通过RFID轨迹,系统自动生成无感借用单据,并设置半小时调试、连接过渡期,如借用方不进行手工确认,系统将在过渡期后自动开始计算借用科室设备成本。


    22.png


          从前期开展工作的效果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试点科室角度出发,使用效率有10%以上的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使用率的提升带来了部分收入的增长,从而缩短了设备的回收期,给予了管理方式上的指导。


    23.png


          以上是对于可移动医疗设备的管理。如果小型的可移动医疗设备都可进行精细化管理,那对于相对固定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精细化的推进将更容易实现,整体的管理效果将更加凸显。


    24.png


          对于医疗设备的智能盘点可能是后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当拥有了RFID、蓝牙、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及运行环境,资产的盘点就可以通过一个平板电子设备在一个区域空间内,一键高效完成,这是在当前应用场景上的功能深挖与探索。


    25.png


          在未来的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归属将实现“去科室化”,可移动医疗设备不再归属于某个科室了,而是归于院级管理中心统一调配。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数据可视化的实时监测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掌握数据、将数据赋予管理模型,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到院级设备的优化,包括医院整体租赁中心的建设,包括分在各科室的医疗设备管理。

          最后关于安贞医院建立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买辅助模型,揭示出医院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向内挖潜,看看当前可移动医疗设备的发展空间。这些思路不仅适用于可移动医疗设备,对于其他设备的管理路径探索,可以按照该思路继续深化。安贞医院在东软汉枫的支持下已经做出了部分探索,还不是很全面,但至少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希望大家在听取汇报之后给予批评指正,也希望同行医院有更好的实践探索推进共同提高,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26.png


    来源: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二维码.jpg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jpg






  • 上一篇:质量与信息化|省级质控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 下一篇:趋势!医疗设备质控,在用这个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