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站在十字路口的医学工程,该走向何处?

发布时间: 2021-10-26 20:21    浏览量:986
  • 上一篇:医工结合跨界创新服务临床---浅谈AI医疗器械研发有效途径
  • 下一篇:福建省教育厅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若干措施的通知
  • 站在十字路口的医学工程,该走向何处?.jpg


    如果评谁是医院 「身价」最高的成员,当属医学工程人员莫属。

    医院里,医疗器械通常占医院总资产的50%以上,动辄价值十几亿。把关采购、日常维护,离不开医学工程人员。

    医疗器械「新成员」在成为医生得力「助手」的同时,蕴藏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如何保障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同样需要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加持。

    然而,这一本该维护医院重要资产、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群体,如今在不少医院被认为是维修设备的后勤人员,地位尴尬。

    在从事医院医学工程工作40余年的「老医工」、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顾问谢松城看来,医学工程学科如今站在十字路口。

    是什么困住了学科的发展,下一步该怎么走?健康界循着业内人士讲述,回顾来路、窥探未来。


    为医院「省钱」的医工,配备情况不理想

    作为手术室的「大总管」,西北地区一家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陈晓北(化名),基本上每天都要和医学工程人员打交道,「几乎离不开他们」。

    陈晓北告诉健康界,手术室里每天要用到大量的仪器、设备,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设备异常情况,需要医学工程人员及时帮助处理,从而保障手术或者治疗的正常进行。

    据介绍,她所在的医院,有二十多位医学工程人员。他们也分不同的专科方向,在手术室、ICU、透析室等大型设备集中的科室相对固定,其他科室则进行统一调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请专科医工协助。

    据了解,医学工程人员负责对医疗设备进行固定的检修、保养,从而延长其使用时间,保障其处于正常状态。此外,他们要对医生、护士进行设备操作的日常培训,并开展设备使用质量评价。有时候,他们甚至能对设备、器械进行创新改进,满足临床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高关心曾撰文指出,在医疗机构,医学工程人员通常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人员的最佳人选。因为医学工程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和风险管理技术,了解医疗器械的结构、原理、功能和使用程序以及如何应用风险管理等。

    「除了保障器械临床使用安全,医工人员还能为医院节省费用。」一家三甲医院的科室管理者透露,他们能在采购时为医院提供所需参数,帮助医院买到质优价廉,又符合临床需要的设备。而且医工人员能够延长医院设备使用时间,减少维修费用等,多方位帮助医院节省开支。「如果医院重采购,不重使用管理,其实是一种浪费。」

    然而,令谢松城感到忧心的是,国内医院医学工程人员配备情况目前并不理想,很多大医院都还没有医学工程人员。他表示,有的医院院长习惯了有事情就让医疗器械公司的人来做,「因为他们很积极」。此外,当前全国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很不均匀,力量也不够凝聚,对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不利。

    作为一家县级医院管理者,安徽省太湖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军向健康界证实了基层医院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缺乏的事实。「医疗器械的管理肯定是要逐步规范,我们还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可我担心,哪里能招到那么多相适应的医学工程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医工和药学、护理,曾经同为医疗辅助

    作为早期医院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工作从业者,谢松城见证医学工程学科曾经的辉煌。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医疗机构的蓬勃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各级医院开始引进国外各种先进医疗设备。随之增加的,是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需求。医院需要引进工程技术人员。

    当时,大学缺少相关专业毕业生。医院便开始吸收电子、物理、无线电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医院。谢松城就是其中一员。同时,医院从事放射技术的人员也会转入从事医疗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他们共同构成了医疗行业第一批医学工程从业者。

    早期医学工程从业者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上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谢松城回忆,那时候医疗器械大多是国外进口的,医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售后服务跟不上。医学工程人员就翻译说明书,编辑好操作规程,手把手教会医务人员如何使用。

    比如,医院新购进24小时动态心电图,医学工程人员先在自己身上试用,记录下操作注意事项,之后和医生一起制作出报告格式。而医生、护士如果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遇到故障,医学工程更是首当其冲的解忧之人。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浙江大学吕维雪教授率先在全国工科院校建立了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后来国内很多工科院校都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我国培养大批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医院,成为我国临床工程的骨干力量。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省市级医院开始设立了专门的医疗设备管理科室,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医学工程学科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谢松城回忆,在较为辉煌的时刻,医学工程和药学、护理一样,都是医院的技术科室,处于同样的位置。大家还希冀着有朝一日,医疗、护理、工程并行,成为医院的三大支柱。

    设备厂商售后兴起,医工学科式微

    现实的走向,和老医工人们的希冀背道而驰。

    就在医院医学工程人员快速增长的时候,国外设备厂商的售后服务转入国内,挖走了一大批技术精英,很多医院出现了医学工程人员工作与临床脱离,重心以采购、资产管理为主的现象。

    「医疗设备使用上遇到什么问题,打一个电话厂家立马就会派人来解决。」谢松城表示,如此,一些医院领导更加觉得医学工程人员撑不起一个学科,甚至可有可无。加上统一托管医疗设备的第三方服务行业的出现,医学工程人员的空间受到了多方「挤压」。

    而对于这一角色的评价,也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谢松城还告诉健康界,医疗设备科、器材处、医学工程中心在医院里都是「敏感岗位」。这个岗位上的人对买谁家的设备、耗材有发言权,在价格谈判上也会参与。

    应国家廉政建设的要求,为了不让一个人在「敏感岗位」停留太久,许多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实行轮岗制,由其他科室如临床科室医生、护士轮流担任。

    轮岗制对预防腐败来讲很有必要,但从另一个方面,这对院内医学工程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因为负责人三年一轮、五年一换,难以沉下心来。因为很多从临床科室「轮岗」来的医生,不会放弃自己原本的专业,也很难真正去考虑医学工程学科的长远发展。

    探路:向临床医学工程转型,剥离采购功能

    谢松城认为,人们常说的医疗技术水平,不仅和医疗器械的引入有关,更是和医疗器械的使用有关。实际上,设备买来之后,技术培训是否到位、风险管理是否到位,才应该是最值得关心的事情。

    面临十字路口的医学工程学科,下面怎么走?老一代的医工人也在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医学工程人员还远远达不到临床医学工程的高度,更像是技工、修理匠。新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他们只有和临床紧密结合,向临床医学工程转型,赋能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学科才得以实现自身发展。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临床医学工程纳入医疗技术管理(HTM),将其作为医院医疗技术的保障部门。并强调临床医学工程的工作重点在医院医疗设备临床使用质量安全管理,在医工结合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服务于临床安全的更高目标,要求医学工程人员既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原理,又足够了解临床应用。这需要更高层次的临床医学工程人才。」谢松城说。

    此外,目前有人建议,将采购功能从医疗设备科、器材处、医学工程中心等科室剥离,另外成立采购中心承担这部分职能。如此,将医学工程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谢松城坦言,虽然目前这么做是存在阻力的,但是无疑是当前情况下较为正确的方向。

    政策频出,医学工程迎来新机遇

    今年年初,被称作8号令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出台。其中,不仅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都要配备医学工程人员,还规定了他们的具体职责,把他们放至重要的位置。

    这是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医院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一种推动。

    业内人士表示,如何落实好这些政策,医学工程人员的正确角色定位是关键。需要他们从后勤保障转变为为临床技术保障,主动介入,配合临床使用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个指标当中,专程设置了「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一项。对于公立医院而言,能否管理好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关乎医院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的绩效优劣表现。

    这对于能够帮助医院,在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收入的医学工程人员而言,同样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

    来源:健康界

    微信图片_20211026152811.jpg

  • 上一篇:医工结合跨界创新服务临床---浅谈AI医疗器械研发有效途径
  • 下一篇:福建省教育厅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若干措施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