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最怕什么?不是市场寒冬,不是竞争加剧,而是明明定好了战略,执行起来却层层跑偏。
长财咨询刘国东老师说的“高层做正确的事,中层正确地做事,基层把事做正确”,其实就是给各层级管理者划清责任田。
那么如何让这个理念真正在企业里扎根呢?
高层做正确的事
企业家的战略焦虑往往源于在迷雾中失去方向感。
真正考验企业家的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构建持续做选择的底层逻辑。
老板和高管团队最该操心三件事:
看准方向:别被眼前的热闹迷惑,基于行业终局找准一个点深耕;
守住底线:知道企业哪些钱不能赚、哪些事不能做;
分好资源:把80%的精力、资金投在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业务上。
在长财咨询服务的众多客户里,有个家居企业老板说,他每周强制自己留出半天时间做“战略放空”——不带手机,不处理具体事务,就思考三个问题:
(1)我的客户五年后需要什么?
(2)我的团队能做成什么事?
(3)我的对手最怕我做什么?
中层正确地做事
很多企业死在这道坎上:高层开完战略会,中层带着一叠PPT回部门,开个例会念完指标就散会。
战略衰减往往发生在中层转化层。
真正有用的战略落地,得靠中层干三件实事:
把大目标切成小模块:比如提升客户满意度要,拆成客服响应速度、售后问题解决率等5个可考核的动作;
给团队配好工具包:新零售企业给门店店长配“黄金四件套”——客户动线分析表、爆品推荐话术、应急处理清单、数据诊断工具;
建立进度预警机制:设置红黄绿灯预警,比如周销量连续两周低于目标80%,自动触发支援流程。
见过做得好的公司,中层每月要交两份报告:一份给高层的战略执行体检单(用数据说话),一份给团队的下月作战地图(具体到每个小组的关键任务)。
基层把事做正确
执行层最容易出现两种问题:要么死板执行不懂变通,要么自作主张乱改流程。
破解的关键就两条:
让员工知道为什么干:物流公司把“分拣准确率”换算成“每少错一件货,能多让2个客户准时收到生日礼物”;
给一线灵活处理权:连锁酒店允许前台送50元以内的应急礼品解决客户投诉,不用层层审批
海底捞服务员为何拥有免单权?日本丰田车间为何赋予工人停线权限?
这些管理实践背后,是对“战略渗透率”的极致追求。当企业建立“战略-执行反馈回路”,擦地阿姨发现地砖防滑系数影响客户停留时长时,战略才算真正落地。
上下同频的实战口诀:
战略说人话:把数字化转型翻译成“让每个销售员手机能查库存、能算报价”;
进度看得见:会议室挂张战略地图,完成的项目贴红旗,滞后的贴黄旗;
问题不过夜:建立跨层级救火小组,重要问题24小时内必须开现场会;
功劳大家分:每季度公开表彰“战略贡献奖”,从副总裁到基层小会计都能获奖。
管理要不断对齐,管理企业就像开车,老板把握方向盘(往哪走),中层控制油门刹车(怎么走),基层检查车况(走得好不好)。三者配合好了,再远的路都能稳稳到达。
来源:长财咨询公众号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