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各界代表纷纷就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议题提出建议,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相关提案汇总第二弹来袭(点击阅读第一弹汇总),内容涵盖概念验证、人才培养、转化机制建设、药物器械研发、中试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具体可参阅下文:
01建设卓越医学工程师培养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目前医疗机构以论文和项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医学工程师人才评价,也不利于医疗创新产品的研发。医学工程师们在医疗机构中的“获得感”“认同感”和“价值感”偏低;且目前对于工程类人才的培养仍以国家投入为主,无法支撑长期人才培养的投入,因此探索创新的医学工程人才评价体系和资助体系迫在眉睫。
呼吁高校的国家及省部级工程类重点实验室与医疗机构以“工作室”或“联合实验室”等模式加强合作,提升高校高端工程学人才和医务人员相互交流的灵活度,形成“源头人才”交叉培养,并建立医学工程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
02强化概念验证中心的规划与引导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
一是建议强化概念验证中心的规划和引导。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在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中对概念验证中心加强统筹支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
二是建议建立高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机制。支持高校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降低企业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成本,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三是建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保障多元化。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渠道,探索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循环投入机制,支持高校科研团队利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开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对企业承接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给予企业、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后补助奖励,对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投资失败的项目给予一定补偿,保障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03建设多维度概念验证产业研究设施平台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欧阳泽华:
在欧阳泽华看来,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是加速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他建议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成果转化“0”到“1”的创新突破,推动成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对接未来市场需求,实施一批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加速产业“1”到“N”的孵化培育,打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04布局国家级国产芯片概念验证中心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李家杰:
在芯片产业方面,李家杰建议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加大对国产芯片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支持大型企业出借集成电路设备予科技企业使用,亦提出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分别布局国家级国产芯片概念验证中心,进一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检测验证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
05打造概念验证中心为载体的产业资本与科技金融创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院长、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杨伟坤:
她建议,加快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融资模式,集聚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产业资源和风投基金等金融资源,通过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在国家级开发区开展中试基地试点,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科技服务等创新资源,逐步形成聚焦在某一细分领域的创新生态,加速资源向平台集聚和成果转换。
06依托校企联合设立专门用于制造业人工智能的概念验证中心,降低发明专利产业化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
建议在制造业集中但缺乏人工智能研发能力的城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当地头部制造型企业与境内外人工智能强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加速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研究与落地。同时,依托校企联合设立专门用于制造业人工智能的概念验证中心,降低发明专利产业化风险。此外,设立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的科研专项,并给予制造型强市政策倾斜支持,挖掘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潜力,充分利用好制造型企业积累的优秀数据资源。
07做好成果从“概念域”、“实验室”到“应用场”的有效衔接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
当前成果转化率偏低一直是提升产业化水平的难点。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企业转让获取发明专利转让金额低、产业化率低。打破当前“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脱钩”的现象,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加快推动通用型、行业性中试基地共用共享,支持政府部门、领军企业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开放应用场景,做好成果从“概念域”、“实验室”到“应用场”的有效衔接。
08提高新质生产力 跑好创新药物器械研发“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方向明:
新质生产力对生命健康事业发展尤为重要,不仅体现在加快创新药物器械研发,更要重视借助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技术使诊疗技术转型升级,重塑医疗服务模式,用创新的方式、模式来服务健康需求,解决慢性疾病的管理、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国家高度重视麻醉药械研发领域,技术攻关成效大,国产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质量已得到显著提升。但高端医疗设备如磁共振配套的麻醉机、监护仪等,亟待实现从无到有的自主突破;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还有待于规范。
建议政府在创新、高质量、高效发展生命健康事业、产业时,能有专门部门、专人、启动基金来帮扶,跑好“最后一公里”;建议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够跨学科整合人才资源,联合企业研发力量,聚焦这些短板领域,集中开展重点科技攻关,以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给自足的能力,更好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09健全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体系 更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过程,要想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完善“创业者成长链、企业育成链、成果转化链”三螺旋支撑体系,打通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演化路径,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王桂林建议:一是完善创业者成长链,培育一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业人才,孕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践行者。要加快完善创业者到企业主、再到企业家的成长链条,推动“科教融合”,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支持重点高校与龙头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从源头做好创业者培养。提升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水平,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二是完善企业育成链,培育一批研发投入高、产品定位全球、品高价优的高科技企业,提升科技成果吸纳能力。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为种子期、初创期及成长前期的科技企业“雪中送炭”。健全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成长上市企业,更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是完善成果转化链,构建多元协同的高效转化体系,实现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高效匹配。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是一项高度不确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主体参与,多种要素融合。要实施“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确立企业“出题人”和“阅卷人”的角色,探索骨干龙头企业“包干制”,赋予龙头企业资金分配权、路线决定权、团队组织权等。建设一批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技术转移人才,搭建一批成果转化数字平台,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10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章晓联:
近年来,在国家持续投入和支持下,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论文、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生物医药重大品种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在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众多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但是,我国医药领域的原始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率长期保持5%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25%~30%相比,转化水平偏低。其中原因有很多,包括高校等转化体制欠完善,市场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资金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产业化经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评价体系过度强调论文而不重视成果转化等。
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政府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资金补贴等手段,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小型医药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的孵化动力,将投入巨大、风险高、周期长的医药转化过程缩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搭建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拓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跨学科合作,打破专业壁垒,促进知识的创新与融合;要从重文章向重成果转化过渡,提高科研质量,推动前沿技术和方法的突破;培养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的教育水平和研究实力,重视本土人才培养和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企业要将原始创新资源更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吸引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端医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实现从“重销售”到“重研发”的转变
此外,各方还应加速医联网、药联网等新业态的跨界融合,加强生物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等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链接,打造“科技+医药+金融”产业融合的共享发展新模式,加速创新药物成果转化。
11开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全国政协委员、萍乡学院院长刘林芽:
瞄准市场需求科研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方便转”。充分利用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高价值“熟果”,深化政企校合作,针对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全面优化科研评价机制,推动科研成果“愿意转”。完善赋权公示程序,发布赋权范围及负面清单,考虑单独设置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加大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中的比重,促进高水平、可转化的成果持续产出。
疏通技术转化供需堵点,推动科研成果“顺利转”。鼓励高校与科技服务公司进行合作,通过线上服务平台积极收集企业需求,加强供需衔接;支持高校以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等形式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引导、科技扶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见效。
12让尖端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林鸿:
尖端科技成果能顺利落地转化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基础。在现今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我国飞速发展的机遇中,抓紧形成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成果,并成功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对我国至关重要。
让更多高精尖科技成果有应用场景、有实践机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也是科研单位、企业实现再创新的基础。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获得资金再研发。针对性的政策保障、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是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的关键。
从科学家到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林鸿意识到,只有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带动地方经济的闭环,才意味着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成就更多学术领域的“中国品牌”。
13推进中试基地建设,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
建议加强国家层面的中试能力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共性或技术共性的高水平国家中试创新基地,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部主导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全过程、全链条衔接,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平台体系。
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中试基地建设安评、环评审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试产品销售,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出台专门政策,支持中试基地建设,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和双重突破。
来源:医学创新评论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