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智慧后勤管理平台

发布人:蒋琴     发布时间: 2023-10-16 08:55    浏览量:675
  • 上一篇:打破传统医疗局限,数字医疗未来发展重点是?
  • 下一篇:医生如何参与创新成果转化?
  • 1.项目申报单位简介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是一所以急救医学、器官移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为特色,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与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级医学中心之一。

          医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3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280余人、硕士850余人,获得各类国家级专家人才称号30余人,天津市级专家人才称号50余人。医院总床位数3200张:其中,水西院区2000张,位于西青区保山西道2号,医疗特色为疑难危重患者救治,2020年获批为国家疫情重症救治基地;复康院区1200张,位于南开区复康路24号,医疗重点为老幼妇儿及慢病治疗。设有临床医技学科50个,拥有8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先后有重症医学科、器官移植科、检验科、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科、感染科等6个科室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项目具体内容

          医院后勤管理是智慧医院建设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建设及发展密切相关,但是一直以来存在着运行监控难的挑战,人员结构存在着老化趋势、技术更新慢等难题,设备使用存在时间久远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标准化管理,考核的合理制定以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提升满意度和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后勤管理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不断创新,探索和研究新的后勤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管理机制,运用信息化管理作为突破口,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供更优质诊疗服务,全面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的后勤管理,并向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医院后勤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建设数字后勤、智慧后勤、生态后勤,打造美好的现代化医院打下基础。


    1.png

    图1 平台首页

          2017年开始,医院完成了后勤机电系统的信息化改造,打造了一个标准化开放性平台,使医院后勤人员的行为可监管、大型设备的运行状态可监控、医废回收可溯源、日常运维管理可考核、运行数据可分析。医院借助后勤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整合相关资源,集中有序管理各种风险因素,并找到其中的关联,建立信息化模型,最终达到可以标准化运行的平台。平台搭建基于医院整体规划的后勤网络,满足等保、网安、可扩展要求。

        (1)建设满足数据传输建设要求的数据中心:形成标准的数据接口,形成基础数据标准、数据结构,建立数据标准要求,规划数据集、采集指标的建设,为后续各系统接入提供容器。

        (2)建立物联网采集中心:实现院内安防、环境、能耗、运行设备、行为数据、知识数据等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形成基础数据。

        (3)可视化展示平台:实现院内信息可视化,所见即所得,将院内信息形成一张图、一个模、一条链、一张网。

        (4)一体化应用平台:通过建立门户网站,提供运维人员、管理人员、医患人员的管理入口、任务入口、报警入口、运维入口、实时监控入口,形成应用体系的横纵交互。

        (5)数据分析决策平台:通过数据的不断采集、完善,建立医院数据分析平台、管理评价分析平台,实现对数据的深层次利用。

    2.png

    图2 电梯运行

          平台建设至今共涵盖20个后勤管理模块,实现了锅炉、给水、污水、电梯、真空、液氧、变配电等18个专业设备的物联网接入,可进行数据采集,联网监控。采集点位5230处,每月数据15万条。总务处9个班组,设备运维人员65人,物业维修人员56人,巡检保养路线67条,点位560处,检查值1603项,形成了覆盖全院的标准化、立体式巡检体系。同步整理后勤电子基础档案资料2000余卷,管理合同500余个。全院摄像头点位1930个,报警点位284个,无人区报警220个,停车位880个。报修次/年平均25897条,维修次数年下降5%,近3年的能耗走势图呈下降趋势,自2018至2020年共节省能源672.6万元。

          建设投入:从2017年初始建设搭设专用设备信息网,建设机房,对不完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系统进行接口开发,配备运维管理电脑、服务器等基础硬件设施,预算资金294.8万。2019年进行升级改造,加设保卫处信息化建设开发及投入,共计149.1670万元。至2021年系统等保升级,加设相关硬件32万。


    3.png图3 空调温场


    3.技术特点

        (1)平台采用Java开发语言,开源的开发架构,分布式的数据部署,采集层框架是基于spring cloud 封装的,前端框架是Bootstrap+Vue,后端框架是Maven(基础库依赖管理)+shiro(权限管理)+Dubbo(服务框架)+jeesit(基础框架),数据库是MySQL,服务器环境是centos7.5,中间件是Tomcat7.5。


    4.png


    图4 临时报修统计

          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物联网技术,搭建感知、采集、数据沉淀应用的采集平台,实现多类型传感器实现同一采集;支持多种协议,兼容转换,多场景、多环境,集中管理;实现数据统一接入与任务调度;实现基于云的运行支撑平台。

        (2)平台搭建数据中心及算法引擎,根据业务划分建立可伸缩的数据处理架构;根据数据代理机制,形成高性能与高可用的数据收集与传输;多样化的存储机制与高效率的统一存储服务;针对数据质量形成的数据治理服务;数据预处理服务,为数据模型提供标准可信数据;建立各场景化主题数据封装。


    5.png

    图5 能耗分析

          平台于2018年1月获得软件著作权。



    4.项目应用推广情况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在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智慧后勤信息化集成运维系统取得了独立的著作权及8项相关专利,可有效投入市场。

        (1)2019年4月,在天津市卫生后勤管理协会举办《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研讨交流会》上,以《后勤信息化建设、推广及更新》对全市各医疗单位的管理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进行案例分享。

        (2)2019年5月,在《2019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建康与医疗高峰论坛,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信息化建设代表项目之一对医院信息化进行展示。

        (3)2019年11月,在《2019年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暨中国国际医院物联网产品展览会》,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信息化建设代表项目之一对医院信息化进行展示。

        (4)接受天津市各家医院参观学习,包括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市北辰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院、天津胸科医院等,接受其它行业参观学习,包括北京恒通商务园物业管理公司、医疗设计恩加设计室等相关领导参观。

        (5)2020年9月与天津口腔医院签订开发合同。

        (6)2019年12月与天津市眼科医院签订《技术合作意向书》。


    5.项目未来前景

          本项目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规范了人员行为,分析了能耗管理,对医院信息进行电子化存储,这些机制可以拷贝至其他医院推广运行。

          通过对各自医院系统的运行,采集同类型数据分析,更有利于此系统的专业化技术提升与管理,使技术管理由经验化走向专业化,提升整体行业管理模式。

          标准化流程管理解决运维人员流动性大、培训强度大的问题。基础操作人员的流动性大,一直是管理难点。借助该平台可以一键上手,量化操作手册,无需理解繁杂的技术知识,也无需进行现场专业的故障判断。

          智慧后勤管理平台率先在医院行业进行了最全的系统集成,打破了设备自动控制与人员运维管理两个大模块的互联互通模式,极大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协调压力,降低信息收集不全带来的判断风险,让管理人员将更多精力放在优化、专业服务提升上。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深入,医院逐步将包括本系统在内的各信息系统纳入医院整体信息化体系,各业务间实现互联互用,做到安全和应用上的双统一。


    申报单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联合申报单位:

    天津市天信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方向:

    智慧管理、智慧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应用


    业务领域:

    物联网融合应用



    来源:CHIMA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1693205491743316.jpg

    1693205503122013.jpg





  • 上一篇:打破传统医疗局限,数字医疗未来发展重点是?
  • 下一篇:医生如何参与创新成果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