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如何破局,让医疗装备配置科学合理?四川省人民医院告诉你

发布时间: 2023-07-31 16:32    浏览量:1384
  • 上一篇:医院急救设备自助租赁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 下一篇:医疗器械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
  •    近年来,随着深化医改工作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运营模式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同时随着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疗设备管理急需提质增效、降本控费,那么在这过程中,医疗设备管理又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部长温林接受《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专访,介绍医院的具体实践。


    微信图片_20230731163815.jpg

    温林


    党支部书记/部长/高级工程师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全面主持部门日常工作、党建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府采购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济管理讲师(政府采购)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运营与绩效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工程师分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 青年委员



    破局,让医疗装备配置科学合理


       温林介绍,早年间,传统的医学装备部门只有采购、维修、库房三个职能,如果按照当下深化医改要求,以上职能是不能充分匹配的。

       “基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2019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的职能转变正式开启。从以往单纯的医疗采购到医学装备配置,涉及到日常设备维修与保养,再到目前“医学装备配置+”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医疗设备保障运行方式的建立,这一系列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温林对记者表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对医疗设备所涉的信息数据、管理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有必要的。

       他介绍,以往医学设备配置主要根据经验进行,配与不配、配多少更多地遵从临床意见,也就是从临床使用主观感受、设备宣传等渠道获得参考意见。

       基于此,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科室配置设备的需求并不能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策略。比如,某科室提出需要一台腔镜,但在医院整体看来,这个需求是冗余的。另外,科室对设备的需求有时也存在误判。比如,科室由于技术不能支撑或医院运营策略不支持等情况造成设备的闲置。以上情况都属于设备配置中的缺陷。

       如何破局,让设备配置变得更加科学是所有管理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019年以前,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一些科室由于使用不同品牌的监护仪,因此带来显示界面与操作方式的差异和维护管理的难度。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探索医学装备管理新模式,医院以监护仪为突破口,统筹配置管理,让临床科室间使用切换便捷,更好满足会诊、转运、MDT等应用场景。

       温林介绍,通过团队的集思广益,将医院监护仪按场景分类,分为普通监护仪、重症监护仪、麻醉监护仪、转运监护仪,各临床科室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场景,医学装备部再依此进行分类调研分析。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除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外,还需要信息技术工具做支撑。“打造信息系统过程中,如何把医疗设备的诉求变成系统的一种输出;如何把困惑通过模型建立,让系统给出预判,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温林说,CT的使用时长是多久,能做多少患者。类似于此的问题才是影响医院运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与效益分析


       2020年起,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引进惠泽智信®智能物联采集终端,进行大型医疗设备信息化监测,通过对设备实际使用数据的提取,进行医疗设备效率分析等工作。

    1690793069953312.png

    图一 惠泽智信®大型医疗设备智能物联采集终端


       以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与放射科的CT使用为例,通过数据监测得知,一方面体检中心的CT设备每天下午检查量较少且在下午5点30分后就停止工作,另一方面放射科的CT设备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在装备部的推动下,在将体检中心CT交由放射科统筹合理安排使用。至此,运行一年后,CT的使用率明显增加,上午优先保障体检中心使用,其余时间由放射科统筹保障全院合理使用。

       “两台CT每月平均增加1355人次的检查,增幅达到25.5%。两台设备每月下午的检查量平均增加784人次,增幅达到47%。从运营效率来看,调整后两台设备每月为医院增收近100万。”温林说,这是通过数据监测,进一步实现大型医疗设备充分利用。

       除CT外,MRI通过数据监测后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在对运行监测数据分析后,得出MRI4号机(MRI4)工作效率低且功能使用没有达到平均水平,需要更新迭代。新MRI4投入使用后,患者预约天数由4.61天下降到3.7天,预约人次由781人次增加到941人次,患者等待检查时间缩短,检查人次增加,医院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相比旧MRI4仅能做19种功能项目,新MRI4使用的功能项目已达到104种。

    1690793259259630.png

    图二 MRI设备更新前后数据分析


       超声设备使用方面,温林介绍了数据监测在超声效率分析和探头使用方面的应用。使用监测数据表明超声探头的使用非常不均衡,例如超声某诊室的设备,每日工作时间达到饱和,但数据显示配置的5把探头(阴式探头2把,腹部1把,三维1把,浅表1把)中,阴式探头使用占比达99%,另外3类探头使用占比是1%。他表示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探头配置冗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体现。

       通过数据分析还能看到,类似的情况不是个例,另外四个超声诊室也存在这样部分探头使用不充分的情况。这些监测结果对医院未来的超声设备配置提供了指导,在设备配置时不仅要关注超声设备的配置,还要将配置管理精细化到探头层面。

       此外,在超声预约分析-预约人次、等待天数方面,通过数据监测可以看到各种检查类型所需的预约等待天数超声设备各时段使用效率分析、检查类型的分布、不同品牌的使用情况等多维运行数据,能够在设备需求量、工作饱和量、预约规则的合理性、投入产出比等方面提供数据参考,指导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运行效益。

       温林对记者表示,以数据监测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才能进一步得出设备配置是否精准、合理,所以对既有医疗设备进行数据监测是有必要的。

       谈到构建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温林表示,设备配置决策可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决策模型,把设备配置决策需要考虑的维度作为输入参数,例如使用工作饱和程度、预约等待时间、设备故障率等,通过模型推算给出客观的决策建议。目前医院建立了4类6个维度所包括的14个场景的决策模型,能够对科室填报的预算给出一定的反馈信息作为决策参考。

       “科室想买CT,该不该买,配置高端还是低端等,监管系统都会有一个初步判断。” 温林说,以往对管理部门来说,这些在无法获取科室设备的基本数据情况下是很难确定的。

       同时,医疗设备购买后将呈现社会效益与技术效益。前者体现在减少患者预约等待时间、费用支出。后者则更多展现出该设备是否在技术上超前,又或是仅仅满足患者现阶段治疗所需、临床诊断需求。温林表示,通过现在的医疗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能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

    16.png

    图三 医疗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


       他举例,医院MR4在2021年1月-9月的决策指数显示,结合年故障次数、单台业务收入与同类型收入占比等得出其更新诉求程度达到0.33的强烈级别,因此建议更新。更新后,结合上述数据显示更新诉求程度最低到-0.82,更新正确。

    1690793411472429.png

    图四 医疗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智能决策指数


       随着深化医改的推进,大型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愈发重要。从2019年的最初想法,到付诸于实际,从简单的数据应用,到引进专业的数据监测信息化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让医疗设备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一路走来,温林团队将持之以恒地在医疗装备管理中不断开拓创新,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医疗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由北京惠泽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建:4000-198-008

       惠泽智信®医疗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设备采集医疗设备相关运行参数,与医院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形成相关数据集,同时分析设备预约情况、设备成本效益分析、设备实时动态、开机时长、工作时长、首末位工作时间、设备状态详情等信息,为管理者在医疗设备采购决策上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二维码.jpg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jpg

  • 上一篇:医院急救设备自助租赁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 下一篇:医疗器械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