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全院糖尿病患者血糖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应用
参赛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联合参赛单位: /
参赛人员:何顺梅
项目起源: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住院血糖紊乱患者比例增加,根据2013年卫生部年鉴,每100 名住院患者中,有 33 例高血糖,其中只有 3 例得到规范管理。院内高血糖影响各类基础疾病的缓解,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严重感染发生率,住院死亡率等。
而就现阶段的医疗模式来看, 糖尿病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 血糖控制达标率低。将患者血糖信息化管理、传统床旁血糖监测终端互相联系, 有效整合床旁血糖检测终端与患者血糖信息,进而促使血糖数据检测、传输与管理实现,提高血糖管理的质量,实现院内“非内分泌科-内分泌科”无缝隙疾病管理,是住院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血糖管理的发展趋势。
痛点、难点:
1、 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部分存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到位、患方糖尿病认识欠缺,非内分泌科医疗人员糖尿病知识不够、对血糖检测不重视,临床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血糖漏检率高,血糖变化曲线不完整,建立POCT血糖检测质量控制不足,内分泌科管理团队血糖管理策略实施滞后等。
2、 信息化建设需多方支持,数据终端各接口对接的技术支持,wifi覆盖存在盲区;系统稳定性。
3、信息安全与信息共享权限。
思路、方法:
① 系统构建,主要由血糖分析仪、条形码系统、系统工作站含软件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接口软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HIS/LIS)和医护人员终端构成。血糖分析仪含有二维条形码扫描和配套基座,由护士在患者床旁扫描患者的身份信息后,测量相应的血糖,所有信息被血糖分析仪自动记录并保存。在完成所有需要血糖测试的患者后,将血糖分析仪安放在基座上,所有信息将立即传输到系统工作站中去。条形码系统由条形码打印机和相应软件、腕带标签等组成。系统工作站是可实现对血糖分析仪和试剂管理的设定,对操作者的管理,与HIS对接时,数据表信息的分享和HIS数据表的接受与发放等;HIS接口软件实现全院信息联网、数据共享和全要素整合;内分泌专科医师可通过HIS系统及时查阅全院患者血糖数据,并根据专业知识和相关指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信息化的院内血糖管理模式实现院内“非内分泌科内分泌科”无缝隙疾病管理。
② 部署于内分泌科内试运行,系统顺畅稳定运转一定时间后向逐步向全院推行。院内血糖管理团队技能定期培训;定期质控;提高各科室协作能力。
创新点: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以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信息数据迅速累积和发展,医疗大数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疗服务和生命健康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构建精准化的医疗信息共享体系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从国内文献报道来看,我国的糖尿病信息管理通常运用在临床层面上,达成临床病例信息的记载、存储、补充以及提取目的,但远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控制水平。院内血糖管理的实施,可提高院内血糖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周期,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提高科室病床周转率,帮助科室增加收益。同时优化的工作流程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使医护、医患、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此外院内运行成熟后可进一步桥接血糖社区管理, 实现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全程优质管理, 促进糖尿病慢性病管理的新思路,逐步实现糖尿病“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干预模式。
推广及意义:糖尿病作为世界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患病人数呈爆发式的增长,住院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患者因各种不同疾病而收治在各专科,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至关重要, 高血糖是住院患者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不利因素,并可导致不良结局、延长住院时间,但非内分泌科的患者而言,血糖管理状况并不乐观,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不佳较普遍,内分泌科会诊率较低;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出院医嘱中血糖治疗相关管理欠缺,亟需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因此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共同患者血糖网络,进而为每名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帮助。对医院来说,需要配合信息化建设、医疗政策,社区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健康观念、健康行为技巧与疾病照护常识,从而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目前,使用信息化院内血糖管理系统的医院基本为大型综合性医院,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医院将采取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降低医疗事故。故信息整合化院内血糖管理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来源:医新说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