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采购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医疗设备成为采购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的视角,对其价格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点对策建议,即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和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
一、引言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对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能够为医院合理地配置资源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加强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高效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医疗设备的引进价格由招标投标过程确定,虽然招标投标活动整个过程较为公平公正,也能使供应商间产生竞争,但经此过程产生的设备价格可能与市场行情价格存在差异。尤其是如果供应商之间协商报价且行为隐蔽未被采购人发现,其设备报价通常会远高于市场行情价格,不仅会增加采购风险,还会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对于医院采购人员来说,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医疗设备尤为重要,需要从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进行分工协作和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两方面加强价格管理,不仅可以为设置科学合理的年度采购预算提供参考依据,还可以在采购过程中压低采购价格,充分保障医院的利益,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中价格管理的现状
实践中,医疗设备的市场调研与采购方式建议大多由医院需求部门在提报采购计划时填写。由于需求部门的市场调研不充分且流于形式,使得预算的设置不合理,导致预算设置过高造成资金浪费,设置过低又造成没有供应商参与投标。采购方式的不科学导致本来能以“批发价”采购的设备,最后不得不以“零售价”成交。
现阶段,医疗设备采购价格的核查方法以采购人员通过网络查询同品牌同型号医疗设备的中标价格为主,以供应商提供的其他单位相同设备的采购合同为辅。按用途分类,医疗设备可分为常规生命支持类设备和专科类设备。其中常规生命支持类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因为用户多、用量大,可以较容易查询到同类设备的采购价格;而专科类设备尤其是高端专科设备(如飞秒激光设备、钬激光设备)因为用户范围窄、设备昂贵,很难或者无法查询到同类设备的采购价格,并且供应商基本无法提供同配置产品的采购合同,只能由其自行说明,其价格的合理性无法准确判断。
三、原因分析
由于医院每年提报采购计划周期较短、时间较紧,且需求部门的人员基本都是临床医护人员,他们更重视临床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如何使用设备,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掌握法规政策、产品性能、配置搭配、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内容,导致市场调研浮于表面、采购方式不合理,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对于采购价格核查,采购人员受限于权责分工、查询方式方法不多、手段有限等原因,无法查询到同类设备的产品价格,或者即使查询到相同型号的产品价格,往往也与实际的采购价存在较大差异,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不同设备的配置导致价格存在差异
现代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是从集成化走向模块化,以前一台集成化设备仅能实现单独的功能,如需增加功能,则要重新购置一台设备,而现在的模块化设备可通过各部分的组合来实现更多功能,该类设备在产品设计时均留有插件位置,需要增加某方面功能即购置相应的模块,完全做到了即插即用。以监护仪为例,一台不加任何模块的低端监护仪价格仅约2万元,如果增配一套无创或连续心排量模块,需额外支付约10万元;如果增加一套转运监护模块,需额外支付约3万元;如果增加一套脑电监测模块,需额外支付约10万元。由此不难看出,不同配置的同型号产品也会存在价格差异,而在公告中通常能查询到的仅是产品价格,基本不体现相应产品的配置情况。
(二)不同地区的产品销售价格存在差异
实践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一带的同类产品价格普遍略低于国内其他地区,这是因为较多医疗设备企业的生产基地就建在广东、江苏、浙江地区,属于厂家直销;而进口企业通常在北京、上海设有子公司,属于全国总代理,国内其他地区(如重庆、贵州、四川)则属于分销商销售,由于每级代理商都要赚取一定的利润,层层代理下来,产品销售价格必然会进一步提高。
(三)不同的政策导致采购价格存在差异
具备免税资质的单位采购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偏低,这是因为不具备免税资质的单位采购同样的进口产品,由于增加了汇率差额、关税、外贸代理服务费、仓储费等额外费用,其价格会相对比较高。
(四)不同的分包方式导致采购价格存在差异
以笔者所任职的医学中心为例,2020年合包采购的普通病床、治疗车等项目的价格要比往年同类设备分包采购的价格低,这是因为当同类设备数量增加时,会吸引设备生产企业或全国总代理直接参与到招标投标活动中来,压缩了中间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即使是分销商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因为设备数量大,也会向设备生产企业申请优惠的价格来参与竞争。
四、对策建议
针对现有医疗设备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以从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包括强化前期的市场调研、科学合理统筹及后期审价)和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管理,保障采购工作的有效落实,并提高医院的风险管理水平。
(一)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
采购管理部门会同财务、医工、采购以及纪检、审计等部门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遵循“分段运行、分权制衡、关口前移、多层管控”原则,加强采购全流程监管,建立常态机制。尤其在医疗设备价格管理方面,要做好流程管控:采购实施前,医工、采购部门需要协同配合做好市场调研,为财务部门设置科学合理的年度采购预算提供参考依据;采购实施准备阶段,采购管理部门应加强集中论证,合理打包,统一下达采购任务;采购评审完成后,审计部门进行审价,独立组织实施采购工作审计监督,将存在价格虚高问题的供应商交由纪检部门调查处理。
1.切实强化医疗设备市场调研
作为医学工程科的临床工程师和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要对医疗设备产品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可以采取网络查询、电话咨询、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首先,医学工程科的临床工程师要对拟购置的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主要包括诊疗项目及收费标准、设备开机率及使用年限、设备所需耗材及试剂等内容;其次,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要重点调研拟购置设备的同类型产品品牌的市场分布情况、配置情况及相对的市场价格;最后,医学工程科的临床工程师要调研产品的履约情况(包括到货、验收、故障率等情况)、售后服务保障(包括质保期、质保期外的维保费用、故障响应时间、易损易耗件价格等情况)。医工、采购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各类医疗设备的市场调研工作,为需求部门申报年度计划和财务部门设置科学合理的年度采购预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科学合理地采取合包批量、分包分散的采购方式
采购管理部门在汇总年度采购计划时,将同类型、预算相近的医疗设备集中进行论证,统一技术参数与配置要求,以合包的形式下达采购部门,实施合包批量采购。采取合包批量的采购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获得供应商更优惠的报价,还能避免因项目分散、数量少、招标频繁导致项目的竞争性不充分或被围标的风险。对于确实需要临时采购的设备,建议采取分包分散的采购方式,但是可以参考合包批量采购的价格进行洽谈。
此外,还可以参考耗材、药品带量采购的形式。本地区医疗机构需要加强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多家医院形成合作,将涉及的医疗设备进行合包批量采购,吸引更多供应商参与竞争,发挥带量采购的优势,压低医疗设备采购价格。
3.引入内部与第三方机构相结合的审价机制
签订正式合同之前,审计部门需要对中标方所投产品进行审价,可要求供应商提供其他终端用户同品牌同型号同配置的医疗设备的采购合同作为参考。提供的参考合同中除了产品价格需要重点核查外,还应考虑质保期年限、质保期外维保费用、支付结算方式以及其他优惠条件等情况,因为此类信息均会对采购价格产生影响。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参考采购合同是外贸合同,还应要求其提供进口设备真实有效的报关单辅以佐证,通过汇率、关税、仓储费等可以大致计算出相应的行情价格。在审价环节,审计部门要转变传统思维,改变简单、粗糙的网络查询中标价格的方式,坚持以供应商提供的其他单位采购合同为基础进行审价。
定制产品或者无法提供相关销售业绩的产品,更适用于由具有审价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价,此类机构以基于供应商的销售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加上合理的利润为依据,来判断所购置的医疗设备是否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经审价后供应商仍无法说明价格的合理性,可交由纪检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对于查实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供应商,取消其中标资格,扣除投标保证金,并列入供应商“黑名单”,禁止其参加单位组织的采购活动。
(二)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
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以历年设备采购价为基础数据,逐步扩展到其他单位同类设备采购价,数据主要包括需求科室、医疗设备名称及用途、数量、品牌型号、主机价格、功能模块价格、零配件价格、所配套的试剂耗材品种品规、质保期年限以及质保期外维保费用等内容。构建医疗设备产品价格数据库,不仅可为未来医院进行同类设备采购提供数据基础,防止出现乱报价、报高价等情形,还可全面掌握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的分布情况,盘活不常用或闲置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五、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医疗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硬件设备,因此,医疗设备采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医疗设备的采购除了要确保产品质量,还要使其价格符合市场行情,不能当“冤大头”,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通过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不仅可以为医院的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设备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采购水平,压低医疗设备采购价格,有效规范采购活动中供应商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
作者:李姝颖 李全权 马 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