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请把自己变成一家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发布时间: 2022-08-08 19:23    浏览量:547
  • 上一篇:新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之医学设备管理要点及对应解决策略
  • 下一篇:医疗设备入网,如何规范流程?解决方案来了~

  • 01

    工作的目的是追求「合作」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挣钱。


    那么挣钱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你挣了足够的钱,你想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你的回答是什么呢?可以先想一想,再往下看。


    可能很多人的想法是,挣钱,当然是为了可以不用工作 —— 但这真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吗?


    国外有一个理念,叫做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也就是努力攒钱,攒够一笔足够生活的积蓄,然后早早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么,那些实现了 FIRE 的人,都去做什么了呢?每天不工作,坐吃山空,游山玩水吗?


    不是的。实际上,如果你接触过这些 FIRE 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依然还在工作。


    只不过他们的工作会更加的自由,不再把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作为唯一的追求,而是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喜好、兴趣和平衡。


    我身边也不乏挣到了一定的钱,打算「不工作」的人,但他们基本上都熬不过一年,就又重新回到职场中去。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会觉得,不工作的自己,正在慢慢跟社会隔绝,慢慢跟这个世界脱轨,自己的生活变得苍白、单调,毫无意义。


    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实现,也是一个个体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的过程。


    借由这个过程,我们才能够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意义感。


    因此,认为「财务自由」就意味着「不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误解:真正「不工作」的人,其实生活是非常乏味、无趣的。


    我们要摆脱的,永远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受困于工作」这个现象。


    同样,我们要追求的,也一定不是不工作,而是:


    我可以更加自由地从事我想做的工作,从中体会到愉悦感、成就感、意义感,而无需被逼着加班、熬夜,被强迫剥削,付出健康、生活和家庭的代价。


    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自由度」,也就是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


    当你刚进入职场时,你是一名职员,是名为「公司」这台庞大机器的一环,你不得不去为了公司所要达成的目标去工作,为这个系统的运转去发光发热。这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的必经之路。


    但当你慢慢在职场中成长起来,你开始拥有足够的资源,包括能力、经验、成果、影响力……


    于是,你慢慢地可以用一种更加平等的姿态去跟公司对话,开始用「合作」去替代掉「工作」。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我对未来的判断:在未来,每个人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公司,通过跟别的个体或机构「合作」,来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


    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


    你有一个目的,或者一个兴趣,而恰巧别人也有同样的目的,而你们刚好可以互补,于是你们通过合作。


    你提供技能、经验、思想,对方提供资源、平台,你们一起去创造出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出来,共同实现双方的目标,并从中获得回报。


    当然,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愿景。




    但我希望,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思维:


    我现在的工作,不是为了「财务自由」之后可以不再上班,而是为了可以用一种更平等的姿态,更高的自由度,去跟这个世界「合作」。


    02

    你首先是一个人

    然后才是一个职场人


    很多人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用自己所做的职业,来为自己贴标签,对自己下定义。


    比如:我是某某公司的;又比如:我是做运营/策划/产品/生意的……


    这种做法有问题吗?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当然没问题,它可以快速帮助对方了解你。


    但如果你自己对自己的定义,也局限在这个思维里面,那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有什么东西是能伴随你一生的?你的职业吗?当然不是。


    能伴随你一生的,只有你自己的能力、经验、知识、思维,只有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才不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许多人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把平台「借给」自己的资源当成是自己的资本;


    把自己因为平台而拥有的权力当成是自己的能力;


    把自己背靠平台所做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成功;


    把别人因为平台而对你的尊敬当成自己的光环。


    但这些东西始终都是外部的,换一个位置就没有了,它们不会一直陪伴你。


    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你对各个领域的理解和经验,你做事情的「手感」,你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你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你磨炼出来的心性,以及别人对你这个人的认可、好感和信任……


    所以,一定要明确一点:你首先是一个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和经验,然后才是你曾经做出来过的成果,然后才是你的履历和职业,然后才是你的收入方式……


    你会发现,这个思维链条是什么呢?从内部逐步向外部延伸、拓展。


    一定是你内部的东西决定了外部,而不是反过来。


    一定不要用外部的事物来定义你。


    一旦你明确了这一点,你会发现,你就不会那么容易对外界的变动而感到不知所措。


    因为你会清楚地知道:一切行业和岗位都是暂时的,你也只是暂时地在这个位置上做事情,通过付出你的劳动来收获对应的「经验值」而已。


    你需要考虑的是:


    我现在做的事情,从长远来看,能够带给我什么?

    我这段履历,从长远来看,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和帮助?

    我的工作成果和产出,能够如何丰富「我」这一个个体?


    换句话说,成长,永远都应该是我们考察一个岗位、一段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因素。


    分享一个思维方式:你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不断去思考自己的定位:


    01 我是谁?


    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有过哪些能够代表自己的成果和作品?我可以如何让别人记住自己、对自己留下印象?


    02 我擅长什么?


    我做过哪些行业和岗位?我拥有什么样的技能和长处?我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我希望你在需要什么服务时可以想到我?


    03 我想做什么?


    我的长远目标是什么?如果不考虑收入,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这三个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以把它们写下来,定期去思考,以及用它们来驱动自己、反思自己,看一看自己手头上在做的事情,能否进一步填补、丰富这三个问题。


    只有能够使你变得更好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

    03

    要去积累资产

    而不仅仅是资历


    那么,如何让自己获得成长、变得更好呢?


    一个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是:你一定要通过工作,不断去积累自己的资产。


    什么是资产呢?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积累、并为你带来收益的成果。


    我们可以区分两种工作模式:一是依靠出卖时间挣钱、获得回报;二是提供劳动和服务的同时,为自己积累资产。


    举几个例子:


    做咨询。你接到一单咨询,按部就班,为客户解决问题,然后拿钱,结束。


    那么,这是一笔一次性的交易。你花费自己的时间换取回报,结束了就结束了,不会再有别的。


    你接了100个咨询,很好,这是你的资历。


    它表明你在这一行做了很久,表明你是一个有经验的人,但也仅此而已了,不会为你带来更多的什么。


    但如果你在做这100个咨询的过程中,你构建起自己对于咨询的一套方法论,并归纳、总结出客户的不同类型和需求,再通过每一次的咨询来完善自己这套方法论,从而能够更高效地为客户解决问题,得到更好的效果,甚至还可以把它传授给别人。


    那么,这就是你的资产。


    因为它可以通过积累不断地完善自己,并为你带来切实的收益。


    同样,你跟100个客户打交道,成功促成合作,这是资历;


    但与此同时你能够令这100位客户对你留下印象,认可你,肯定你,甚至哪怕你离开了原本的平台,客户也愿意继续跟你合作,这种口碑,就是你的资产。


    很多人常犯的问题,就是只有资历、但没有资产。


    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很难对抗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


    再拿我自己为例。我从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不追求日更,而是希望用更加集中的精力去打磨每一篇文章,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相信一件事情:一篇精心打磨、「有干货」的文章,胜过100篇言之无物的文章。后者只是资历,前者才能成为资产。


    哪怕你从事的是支撑工作(比如行政、财务、法务……),是不是就没办法得到资产了呢?也不是。


    你也可以试着通过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流程、规范、模式,试着去推行,看能否提高整体运转的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那么这些,也可以是你的资产。


    以及,你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举手之劳帮助一下别人,写文章来传播你的知识,在更多的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么,当别人需要「合作」时,就有更高的可能性想到你、找到你,这些,也可以是你的资产。


    简而言之,有三种东西,都可以成为你的资产:一是你能够拿得出手的成果;二是别人对你的口碑;三是你发出的自己的声音。


    这些资产,可以不断地抬高你自身的高度,让你更好地把过往的经验和资历,变成今后的机会。


    所以,无论你在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我都希望,你能具备这么一种追求成果和资产的思维。可以多问问自己:


    我在过去这1年/3年/5年里,有哪些事情是值得自豪地拿出来跟别人分享的?


    有哪些事情放在行业里面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我有哪些收获,是长远来看都能够对我有帮助的?


    如果没有,也许就是时候需要调整你的工作和思维模式了。


    04

    影响力、可能性和新的机会


    这个时代,可能会有很多文章,告诉你:


    你要去做自由职业;你要去做副业;你要去做自媒体;你要去做「斜杠青年」(或斜杠中年)……甚至,你要想办法去创业。诸如此类。


    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并不鼓励你这么做。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是抱着「我要成功」的心态去做自由职业、副业、自媒体、斜杠青年……的话,那么你几乎百分之百是会失败的。


    因为这个时代,一切行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


    你在业余抽出时间去做的事情,你从零起步摸索、尝试的事情,又如何能够跟别人全力以赴、付出一切的心态去竞争呢?


    更别说创业了,我一直不支持大家去创业。因为创业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大部分创业公司活不过3年,能活过5年的创业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不到1%。


    那么,如果说不应该抱着「我要成功」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那应该怎么做呢?


    最核心的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必须具备这样一种思维:持续打造你在某个行业、或者某几个行业里面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不是说你要去做自媒体、做所谓的「个人品牌」,不是的。


    而是说:你要想办法在这个行业的圈子里面,让别人知道你,认可你,信任你,愿意跟你「合作」。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第三段里面讲的「资产」,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你必须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成果,有能够让别人知道你、接触到你的机会,你才会具备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简而言之:一件事情,如果很多人都可以做,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你?你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比起年轻人或者新入行的新手,人家要价低、态度好、服务快,你能够胜得过他们的地方在哪里?


    我现在有一个需求,需要找能够满足的人,那么我怎样才能找到你?怎样才能相信你能做得好?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专业」「优秀」,其实未必是指他的能力多么出众,而是说他能够让多少圈子里的人知道他,相信他能够把事情办好,愿意去推荐他。


    这就是我们在职业生涯之中,需要不断去打造和完善的东西。


    在这个基础上,你本来就可以把某些事情做好,再通过你的影响力,碰到愿意跟你合作的人,那么,一拍即合,很多事情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搭建起来。


    举个例子:你是做营销的,想通过接单来从事自由职业。


    你是直接辞职然后发广告吗?当然不是。


    你一定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慢慢地在行业或者熟人圈子里打响名气,给别人一些指导或建议,帮别人做一些简单的活,久而久之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找你,希望你帮忙做方案,那么你再出来自立门户。一定是这么一个步骤。


    副业、斜杠、自由职业,乃至于创业,其实都是一样的。


    你一定不是突然间头脑一热,立刻动手去做,就能成功;而一定是一个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过程:


    你在完成「主线」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接「支线」任务,扩大可能性的「分母」,最终找到合适的机会,顺其自然地去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资产和影响力,就是你的「势」。



    05

    未来的业态会是什么样的?


    最后,再讲一下对未来的判断和理解。


    未来的社会,无论什么行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分化。


    也就是一个市场中,存在着少数几个巨头,剩下的是许许多多个抢占了商业价值链上各个位置的小工作室、小团队,各司其职。


    个体之间通过合作形成三四人乃至十来个人的小团队,团队与巨头之间又通过合作完成商业价值链的实现。


    指望一个行业永远不产生变化,一个职业能够伴随自己终生,除了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之外,是不现实的。


    要想能够在未来的浪潮中生存下去,必然要让自己变得更全面、更灵活。


    你不再是用一个职位或行业给自己打标签,而是必须成为一个具备独特资产的个体,通过合作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学习、改变和适应。


    我常常说: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看他此刻拥有什么,而是假如夺走他此刻拥有的一切,他能不能东山再起,能不能重新找到自己能够发挥价值的位置。


    这在未来的社会,可能会是一项最重要的能力。


    不妨用这个问题来时时刻刻拷问自己:我能否做到这一点?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1.jpg

  • 上一篇:新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之医学设备管理要点及对应解决策略
  • 下一篇:医疗设备入网,如何规范流程?解决方案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