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是医学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是我国推动医学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签署协议,依托河南省肿瘤医院合作共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
2022年5月,医院被纳入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正式成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建设单位。
河南省肿瘤医院依托全国临床研究高地优势,聚焦临床研究成果创新转化,在深入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创新转化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基础上,从“搭体系、绘路径、建机制、拓平台、重运营、创品牌”等6个方面着手,围绕创新转化工作进行前瞻式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伊文刚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医管前沿专刊中,详细介绍了该院创新转化体系构建实践。全文如下:
完善组织架构,制定配套政策
为完善创新转化体系建设,确保转化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保障院内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落地,医院成立成果转化委员会,打造创新转化协同支撑科室群,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办法》《河南省肿瘤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在明确院内创新转化工作具体流程和标准化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转化过程常见的问题与隐患,始终将“合法合规”放在前头,为积极参与创新转化的职工做好风险把控。
同时,医院将院内原创成果通过转化收入的80%用于奖励,进一步激发职工的转化热情,围绕“人、财、物以及政策”,为医院临床研究成果实施创新转化提供一体化服务。
绘制系统画像,打造标准路径
医院秉持“顶层设计是实现高质量创新转化的关键”这一核心理念,围绕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从研究开端到产业化落地全生命周期,绘制创新转化全链条画像,将医院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转化研究有机统一起来,构建三端联动机制。
同时将“技术考量”与“市场考量”两个维度纳入转化研究全过程,围绕高质量创新转化落地,不断明晰各相关部门主体职责业务、持续完善协同治理机制与实施方法路径。
专岗管理驱动,完善支撑体系
为强化院内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与过程管理,医院讨论决定设立成果转化办公室实行专人专岗管理制,指定转化办主任、转化秘书等责任人,专项驱动院内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转化活动“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医院针对转化工作中常见的缺乏经费支持导致的后劲乏力等问题,提出设立临床研究与创新转化基金(IITA),每年拿出700万元,支持院内科研团队开展面向临床的创新转化研究,并设置“成果转化年度先进个人”,强化榜样示范引领,多措并举打通转化“最后一公里”。
拓展转化平台,形成创新合力
医院以“区域联动”为抓手,实施“借势、借力、借智”发展策略。
借势河南省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引领高质量发展“三个一批”战略举措,绘就医院创新转化主攻方向与发展蓝图;借力中国抗癌协会等国内头部学术团体,申请成立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转化基地为代表的多个创新转化平台,积极打造立足中原、辐射华中区域的创新转化高地;
借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以及中原医学科学城等高水平医疗科研机构,依托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平台、新药筛选检测平台、药物评价平台等多个生物医药创新科技服务平台,为我院科研团队实施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撑。
创新管理范式,强化数字赋能
医院大力开展创新转化体制机制探索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综合管理新范式的实施,在充分调研院内现阶段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4+X”协同综合管理范式,即院内科技成果持有科室根据自身需求发起转化申请,由成果转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与市场高度接轨的第三方转移转化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成果市场价值评估与定制化的创新转化方案服务,同时会同院内审计监察部门及院外律师事务所对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如国有资产保护、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开展联合把控。
此外,院内其他与转化工作相关的部门也将在转化办公室的集中协调下全流程协同落实。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转化管理能力,医院借助数字赋能,由成果转化办公室牵头,结合转化工作日常管理需求,积极推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果转化一体化管理平台”的自主研发与建设,以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医院创新转化提质增效。
打造品牌活动,加大宣传引导
医院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在营造创新“大环境”以及凝聚转化“小气候”中的强抓手作用。
通过“请进来指导”,邀请国内知名医疗机构转化达人、行业转移转化机构业务精英等帮助院内职工树立规范的转化意识、推荐有效的转化路径以及破解行业常见的痛点问题;
通过“送出去培训”,不定期派出创新转化相关业务专家及职能部门管理团队前往北上广川等国内高水平转化机构开展“跟班学艺”,学习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助力转化有效落地。
此外,医院还通过“伴飞合作“”组织路演”等多种形式练内功,持续强化医院自主创新转化能力水平,形成院内科技成果转化良性生态。
通过医院创新转化综合治理体系的运营与持续优化,院内持有的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数量实现了“双提升”。
近5年来,专利授权总量与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8%、88%;与此同时,也实现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经费金额的新突破,医院通过成果转化签订的合同累计金额超过5350万元,并荣登2023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琅琊榜”,实现了在该榜单“累计合同转化金额”排名全国第11位的佳绩。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医管前沿专刊、医学创新评论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