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由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卫生服务角色已是大势所趋,一些通用性、共享性、重复性、精准性的场景需要人工智能的加持,特别是基层更亟需通用性人工智能补人才“短板”。
按角色匹配人工智能是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人工智能的基本取向,就是把没有机构边界的人工智能匹配到有机构边界的服务提供者,突出人工智能的垂直通用性,实现人工智能的扁平化配置,缩小实际存在的能力差距,用智能化平衡“能力鸿沟”。
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虽然在功能定位和能力水平上存在差异,但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看,也存在需求的一致性、场景的一致性、角色的一致性、知识的一致性,从而决定着人工智能具有通用性特征。这种通用性,直接立足于服务提供过程之中,更具有过程的一致性。
卫生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由各种服务角色共享共用,但也需要各种角色共生共建,特别是用于大模型预训练和微调的专业数据资源,离开各种角色按照场景化需求对知识结构的重塑,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像编教材一样,有效地组织,精细地编写,为大模型提供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语料库”,为人工智能的产生创造必要条件。
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分角色应用场景如下:
1、家庭医生与人工智能
(1)疾病风险监测;
(2)疾病筛查与评估
(3)就医全程管理;
(4)随访服务;
(5)健康教育;
(6)健康档案管理;
(7)健康咨询。
2、临床医生与人工智能
(1)病人信息获取;
(2)辅助诊断;
(3)影像诊断;
(4)心电诊断;
(5)检验诊断;
(6)病理诊断;
(7)远程诊疗;
(8)手术辅助;
(9)合理用药;
(10)治疗方案优化;
(11)精准探查;
(12)病历记录;
(13)健康教育;
(14)共享流程管理;
(15)共享技术管理
3、护士与人工智能
(1)病人信息获取;
(2)住院病人监护;
(3)消毒环境监测;
(4)医嘱执行质控;
(5)费用结算;
(6)共享病床管理;
(7)健康教育。
4、药师与人工智能
(1)药品盘点与储备;
(2)窗口调剂与发药;
(3)合理用药管理;
(4)共享药房管理。
5、病人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健康监护产品应用;
(2)自我健康管理咨询产品应用。
来源:群医学ABC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