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研究

发布人:蒋琴     发布时间: 2023-11-07 15:04    浏览量:225
  • 上一篇:医产学研用案例1 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温湿度动态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下一篇:一篇文章告诉你,医疗卫生机构如何推动医疗器械成果转化?
  •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研究.jpg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研究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满天德   李根虎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进医疗机构特种设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管理已成为医疗机构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效率和提高其经济性,控制医疗机构后勤管理成本,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全生命周期 “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本文就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特种设备  全生命周期  管理  信息化  智慧+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涉及医疗机构的特种设备常见的有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医疗机构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将有效降低人力资源和维修保养成本,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无限范围内的多种个体整合到一个信息平台中,充分发挥各自在设计、运维、改造、资源回收利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真正在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使用安全性和全面延长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减低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管理成本。实现以特种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推进特种设备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管理机制,强化特种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安全、高效、绿色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强化智慧+特种设备管理运行保障,推动特种设备管理更加规范、集约、智慧。


    01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管理的困境


          1.1管理者在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管理理念上的认识

          对于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近些年来只有少数发达地区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了特种设备的信息化建设,但大部地区医疗机构因短期的成本考虑,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及市州级以下医疗机构,认为后勤保障特种设备管理基本能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较多的资金进行升级改造,管理观念上的认识导致医疗机构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推进远远滞后于医疗信息化的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仍然采用传统的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即使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特种设备管理体系。但是伴随着特种设备种类越来越先进、智能和医护人员、患者对就医环境的需求和感受,也在倒逼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的管理向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传统特种设备管理模式的弊端已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来说,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

          1.2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运行维保到报废处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有关于特种设备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基于在法律法规层面将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许可、制造单位许可、检测机构核准、检验人员资格认定以及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到报废的每一环节层层进行监管,但关于特种设备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07起,死亡106人,其中锅炉事故4起、死亡4人,压力容器事故7起、死亡14人,气瓶事故3起、死亡4人,压力管道事故4起、死亡5人,电梯事故25起、死亡19人,起重机械事故27起、死亡31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33起、死亡28人,客运索道事故1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3起、死亡1人。[4]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出我国特种设备市场的混乱,特种设备全产业链上的各参与方,在涉及各自利益的时候,就出现无序竞争、低价中标等各种恶性、低劣的手段,从而也就将产生了一些“小而散”“多而杂”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运维单位,严重扰乱了特种设备全产业链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还是管理的手段有限,没有将特种设备各参与方相互串联起来,各自的专业特长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形成一个特种设备管理的闭环。

          1.3特种设备各参与方孤军作战,信息孤立无援,没有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现阶段我国特种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运行维保、报废处理、行政监察管理,参与的各方有设计制造单位、安装单位、维保服务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单位、特种设备监管单位以及应急救援单位。目前的管理方式是各自为政,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各参与方的静态信息、动态信息是孤立的,没有有效将特种设备整个产业链上的信息串联整合起来,就造成了各参与方自己干自己的事,都认为自己干的就是对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究竟是怎么执行的,执行的效果又如何,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监督者以及各参与方没有真正掌握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类动态信息、静态信息的实时掌握,就不能做到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方面来说,在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压力容器检验规则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将特种设备全产业链上的各种静态、动态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对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管理,这对于特种设备全产业链各参与方的有关人员来说这也是任重道远的工作。


    02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目前,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涉及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测检验、改造和事故应急等参与方,各参与方工作各有侧重,各方信息相互不通,没有进行信息共享,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有效将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测检验、改造和事故应急等环节的信息进行共享,建立一个特种设备信息数据库,实现特种设备一台套一码一台账。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每一台特种设备从设计到报废处理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对每一台运行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的全过程跟踪动态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时与设计方设置的标准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特种设备的监测、安全评估、故障预测以及监控预警。实现特种设备远程控制和语音警示,按照特种设备风险等级和隐患类型,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财物的损失。按照各参与方工作的侧重点,实现使用单位、政府监管单位、设计改造单位、维保服务单位、监测检验单位实时了解运行数据,在发生故障时综合各方信息,经大数据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各方各司其职,以最快速度响应解决故障,真正实现特种设备在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实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监管、智能检验、特种设备制造、使用单位的智慧+特种设备管理。从根本上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避免重复事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


    03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实现的途径


          3.1以特种设备的信息数据为基础,构建“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

          在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管理中建立了以云计算为基础,“大数据+”为理念,物联网为工具,统筹及整体推进对特种设备静态、动态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实现特种设备全产业链数据共享,智慧管理。开展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需充分整合特种设备各参与方已有信息资源,严格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特种设备追溯系统数据源》的相关条款要求,结合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监管等各方的业务特长,实现“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各参与方要提供标准规范的特种设备信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建设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各参与主体和特种设备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在管理中,要围绕“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借鉴前沿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标准体系。建立起特种设备有关的各种静态、动态信息实时收集渠道,通过互联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特种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同时要注重收集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不被篡改,干扰信息系统的分析决策,为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提供准确、规范的信息。同是也要按照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收集的各静态、动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做好风险评估分级管控、隐患预警和排查治理。

          3.2.特种设备全产业链各参与方要兼顾特种设备信息的“公”与“私”,为构建“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贡献智慧

          大多数特种设备基本都具有公共的属性,对相关的参与单位而言,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这也就决定了特种设备数据信息在“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中具有公开和隐私的属性。而在特种设备全产业链的管理中涉及到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安装单位、维保运维单位、使用单位、监督管理单位、应急救援单位和社会公众等部门,所以信息数据的公开是为了更好的为各参与方进行服务,以便在处理相关的故障及问题时及时提取有效数据,以便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高效的为公众提供特种设备服务和便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但是,也要认识到,为保护“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中各参与方的利益,对于涉及到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各参与方的数据,例如设计制造单位特种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的采购、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和使用单位的经营管理、信息化、追溯管理等数据,这些数据虽然与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具有隐私的特性。因此,在“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下构建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要按照个参与方的需要设置数据调阅权限,既满足各参与方对相关隐私数据的需求,又能实现数据的共享。所以绝不能简单地公开特种设备管理中的所有数据,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既能积极调动特种设备各参与方参与“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保护各参与方具有隐私属性的数据。

          3.3厘清各方职责,建立多方同抓共管的“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

          为更好的做好特种设备信息化的管理,首先要厘清各参与方的职责,在特种设备全产业链的管理中涉及到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安装单位、维保运维单位、使用单位、监督管理单位、应急救援单位和社会公众等部门归纳起来也就是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一是在政府层面,政府要做好在“智慧+特种设备管理模式”下各参与方的总协调,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将自身置于在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做好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整体方案的设计者、各参与方的协调者、引导者和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的培育者和推动者;二是在市场层面,以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特点,设计和制定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各市场参与主体的职责体系,以政府搭建的市场作为一个舞台,各参与方在此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公平竞争、相互合作、相互牵制,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则下,各参与主体以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自我治理和有序发展;三是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主要为检验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媒体和社会公众等部门,在国家法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参与智慧+特种设备管理,做好宣传、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及技术咨询和服务,坚持以“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04

    结语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作为涉及到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殊设备设施,依法强化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是确保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来说,特种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种类越来越繁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因此,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有利于对特种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并能有效减少及预防特种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能有高效、有序的完成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日佳,黄朦.智慧移动式承压设备动态监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0,36(12):24-30.

    [2]满天德.BIM技术在医院后勤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1):84-86.

    [3]伊菁华.智慧后勤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22(7):71-73.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Z].http://gkml.samr.gov.cn/nsjg/tzsbj/202103/t20210315_326902.html.

    [5]任崇宝,蓝麒.“智慧+”视角下的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研究[J].安全,2021,42(4):17-26.

    [6]郝素利.特种设备安全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9):155-160.

    [7]刘红波,赵晔炜.智慧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新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67.

    [8]王翀,魏立科,张冬阳,等.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煤炭,2020,46(4):26-31.


    来源:睿医界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1693205491743316.jpg

    1693205503122013.jpg

  • 上一篇:医产学研用案例1 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温湿度动态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下一篇:一篇文章告诉你,医疗卫生机构如何推动医疗器械成果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