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

发布人: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8-10 16:27    浏览量:429
  • 上一篇:专利转化 | 专利技术可视化的应用场景
  • 下一篇:医院消毒供应室各种应急预案
  • 一、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物联网是物理世界向信息世界的延伸,是互联网的新阶段。它借助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信息感知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当前,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电力等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健康监测、医院信息化、药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代表性应用包括:电子健康记录、远程健康监测、智能医疗、智慧医院、药品溯源和抗伪系统等。

          物联网系统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组成。感知层通过 RFID 读写器、各类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信息的感知和采集。网络层主要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实现物联网的各种应用服务。

          当前物联网技术也面临数据隔离、系统互不兼容、标准缺失、安全与隐私等问题。随着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将实现从“人联网”到“物联网”的转变,连接更多物品,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二、数字孪生技术发展现状

          数字孪生,即数字影子,是指在虚拟空间中构建物理系统的虚拟模型,并实现虚拟模型和物理系统实时的数据交互,以此来模拟、预测和优化现实世界中的系统。数字孪生技术源于NASA的飞行器虚拟仿真系统,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应用到航空航天、能源、制造等多个领域。

          数字孪生的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与功能映射、数字模型构建、仿真运算与预测、结果反馈与优化。数字孪生有四大关键技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系统模型制定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和可视化呈现技术。

          随着模型算法不断进步和算力大幅提升,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从原始概念走向商业落地。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26年全球数字孪生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元。数字孪生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规模化应用、与5G和AI的融合、开放生态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化等。


    三、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需求

          医疗健康领域是数字孪生技术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在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医院管理、临床辅助等多个方面。具体应用需求包括:

          1. 智能化健康管理

          通过健康数据的采集和数字孪生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健康评估、疾病预测、健康管理建议、虚拟 。


          2. 智慧医院建设

          利用数字孪生,可以进行医院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优化,实现智慧医院建设。


          3. 临床决策支持

          数字孪生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优化临床决策过程。


          4. 医疗器械应用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操作优化等。


          5. 药物研发

          利用药物或人体数字孪生可以进行药效预测,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6. 手术计划与辅助

          数字孪生可提高手术过程的精准性,降低风险。 


          7. 重症监护

          基于对重症患者的数字孪生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8. 康复治疗

          数字孪生辅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9. 医疗教育

          数字孪生辅助进行临床技能培训。


          10. 疾病管理

          基于数字孪生进行慢性病智能化管理。


    四、结合案例

          1. 智能健康管理

          应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生理状态、生活习惯等进行智能分析,提供健康评估、疾病预测、健康建议等服务。

          过程:通过穿戴设备采集健康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用户数字孪生,实时预测健康风险,并推荐健康管理方案。

          效果:实现智能化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水平。


          2. 智能医院

          应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医院系统,进行全医院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过程:构建医院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感知各类医疗资源状态,运用优化算法进行资源调度,实现智能导医、智能门诊等。

          效果:整体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提供优质的就医体验。


          3. 智能手术

          应用:借助手术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手术方案优化和手术机器人精确控制,提高手术精准度。

          过程:通过医学影像等方式获取患者手术部位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模型,针对个体情况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并基于数字孪生进行仿真测试。

          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4. 智能康复

          应用:基于患者数字孪生的个性化智能康复系统,制定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方案。

          过程:收集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等数据,建立数字孪生,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持续优化康复方案。

          效果:提高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五、存在的问题

          1. 数据获取困难

          获取充分、准确的实体数据仍存在困难。


          2. 系统集成复杂

          多源异构数据难以进行有效集成。


          3. 模型搭建难度大

          构建精准、复杂的数字孪生模型具有很高难度。


          4. 计算资源需求高

          数字孪生仿真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支持。


          5. 标准规范不完善

          数字孪生技术标准化工作还需推进。


          6. 应用 integration挑战

          如何将数字孪生深度集成到核心业务流程中。


          7. 用户接受度

          相关用户对数字孪生应用的认知和信任还需提高。


    六、发展建议

          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数字孪生核心理论,为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2. 积极推进标准化

          研究行业标准规范,推动数字孪生标准化进程。


          3. 开发通用技术平台

          开发通用的数字孪生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


          4. 加强系统集成能力

          提高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集成能力。


          5. 完善法规政策

          完善数字孪生技术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


          6.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数模结合人才培养,提升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能力。


          7. 关注用户体验

          在应用推广中关注用户感受,提高用户接受度。


    七、关键技术解析

          1.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这是构建数字孪生的基础,需要解决采集、转换、存储、管理大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技术问题。


          2. 系统建模

          重点是建立与实体高度匹配的digital twin模型。需要研究物理行为规律,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3. 数字孪生平台

          用于数字孪生的创建、管理和运用。要实现系统集成,数据融合与交互等功能。


          4. 仿真与仿真优化

          这是数字孪生的核心功能之一,需要研究各类精确且高效的仿真算法。


          5. 人机交互与可视化

          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对数字孪生的操作管理,可视化手段实现对系统的直观显示。


          6.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提供数字孪生所需的海量存储、计算 power,实时数据交互等能力。


          7.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important的是解决数字孪生应用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8. 系统集成方法

          数字孪生系统需要与物联网、企业信息系统等深度集成。


          9.5G通信技术

          5G通过其高带宽、低时延等特性为数字孪生提供实时连接保障。


    八、总结

          数字孪生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深刻变革,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数字孪生将有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学使用,并且能提高医疗质量与效率。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关键技术,完善法规标准,培育人才,以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810162951.png




    来源:弘弢 靠谱的资讯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二维码.jpg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jpg

  • 上一篇:专利转化 | 专利技术可视化的应用场景
  • 下一篇:医院消毒供应室各种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