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医学中心
超声医学精准数字化诊疗主题沙龙研讨会
---超声医学科
目前AI等新技术在超声医学领域的发展是医工结合交叉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超声医学专家和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共同致力于推动超声医学研究与AI等新技术的融合实践,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缩短报告时间,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随着云存储、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超声医学向智能医学的迈进,为进一步提高AI等新技术在超声医学中的医用水平,分享超声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理念,促进超声医学精准数字化诊疗模式的发展,2020年9月13日上午,超声医学科举办“厦门大学医学中心超声医学精准数字化诊疗主题沙龙研讨会”,本次沙龙采用线下和线上直播同步进行的方式。据统计,本次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80人。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徐辉雄教授、厦门大学医学中心超声医学科主任陈云超教授、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王连生副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陈皓博士、厦门大学医学中心李卫斌博士、厦大翔安医院设备物资部朱宗达参与本次沙龙的主题发言和点评。本次沙龙由陈云超教授主持。
陈皓博士,通过物理、生物学和计算机方面的经验,结合人工智能,对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和多学科的研究,并介绍了全新开发的肝纤维化检测算法,实现了肝纤维化的分级。陈皓博士团队是全球首次通过AI分析超声检测肝静脉 及门静脉的血流信息来评价肝纤维化分级此项技术正在申请发明专利。
王连生副教授,对于陈博士团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肝纤维化完成分级表示了肯定。并希望可以将其研究经验拓展到其他方面。
陈云超教授对于陈博士团队通过肝静脉及门静脉超声血流信息进行肝纤维化评估、分级这一研究予以高度评价。超声通过门静脉流速 、频谱形态,肝静脉渡越时间及形态可以有限的判断肝硬化程度但不能做到肝纤维化分级,陈博士团体通过 AI 机器算法,提取到更丰富的信息,首次用血流信息达对肝纤维化进行分级,其结果令人欣喜。但陈云超教授同时指出,此方法未考虑肝静脉、门静脉血流变化与肝纤维化不相匹配的疾病,如右心衰、布加氏综合征有肝静脉血流的改变 ,门静脉发育不良患者也可能有同样的门静脉血流的改变,若也加以关注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陈云超教授提出,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方法,或增加一个 肝实质回声AI分析参数,这都是下一步的探索方向。陈云超教授对此项目非常感兴趣,希望有兴趣的专家一起参与,进行多中心研究。
陈云超教授、李卫斌博士,基于深度学习,分享了超声智能诊断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以及对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及分类等方面的经验。
陈云超教授、朱宗达,基于云平台及大数据在远程超声应用中的尝试性探索,拟通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建立厦门大学医学中心超声医学科数字化平台。目前,已初步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也希望这方面的佼佼者,如徐辉雄团队能给予支持。
徐辉雄教授,从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两个方面分享了他们团队在医疗数据管理的经验,以及结合人工智能所探究的新成果、新理念。徐教授的分享内容非常丰富精彩,对我院超声医学科数字化平台的实施十分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陈云超教授总结发言,希望通过本次沙龙,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使大家对AI及远程在超声医学的应用有一个初步了解,展示我们及兄弟单位的一些想法及初步工作;
2、有合作意向的同仁可以协商进行多中心协作研究,如本次的主题AI精准诊断肝纤维化及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及分类等;
3、建立云终端、数据共享、远程诊疗及患者优化诊疗等超声诊疗联合体。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无疑会促进超声医学精准数字化诊疗模式的发展,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进医疗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幸福做出一点事情!
超声医学科介绍:
我院超声医学科团队在陈云超教授的带领下,可开展的诊疗范围包括腹部、心脏、小器官、妇科及产检等各类疾病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开设 了介入超声科、介入超声病房、介入超声门诊及超声专家门诊。超声医学 科拥有各大品牌的卓越机型,如西门子ACUSON Sequoia、声科 Aixplorer V、GE Logiq E9、GE Voluson E10; 日立 ALOKA ARIETTA 850、飞利浦 EPIQ7 等 。配备有腹部、浅表、心脏、腔内、经食道及术中探头,能完成各器官超声诊断工作。
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