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宗旨是支持医务人员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症、发现的新现象、萌发的新思考等进行深入研究;促进院内广泛科研交流、合作;推动院内科室、研究人员在疾病、模型、方法、细胞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资源共享和互助,使院内科学研究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提高对疾病认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整体水平,更好服务全民健康。
功能组成:包括基础实验室、流行病学研究室、生物样本库三个功能部分。
基础实验室:提供分子、细胞、组织及动物相关研究的实验平台和技术支持,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免疫学等开放实验平台。拥有流式细胞仪、多功能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多功能检测仪、冰冻切片机、高速离心机、图像分析系统等精密先进仪器。同时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设有分部,可以无障碍使用厦门大学生物仪器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研究方法与技术等(http://lifefacility.xmu.edu.cn/)。能够为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一流的仪器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持、保障。
流行病学研究室:广泛开展各种临床研究的咨询和合作,包括各种观察性研究(如队列研究)、随机对照干预研究等的研究方案设计,样本量估算,研究对象的随机化方案,研究的实施、监管和质量控制等。方法学支持包括数据处理,统计模型选择,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论文撰写等咨询。支持临床人员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前沿技术,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多角度开展临床研究,为疾病预防、早期干预、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持,促进转化医学发展与科研成果转化。
生物样本库:建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样本采集、存储和管理体系,对生物样本实行科学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平台配备的仪器设备包括低温冰箱、深低温冰箱、组织标本程序脱水机、冰冻切片机、石蜡包埋设备、石蜡切片机、正置显微镜和液氮储存设备等。提供生物样本存储空间和设备,并开展组织标本的固定和脱水包埋、石蜡切片、冰冻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其他特殊染色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支持形式: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旨在为院内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场所、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支持,提供开放、创新、平等、互助的平台,促进院内科研交流、合作与发展。主要工作模式如下:
1、中心科研支持模式
技术方法支持与培训:临床观察与实验、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基础研究、科研培训
中心通过协助梳理研究思路、承担具体实验、参与课题讨论等形式提供研究支持。
问题收集:个人通过OA、电话或到中心面对面交流,科室科研专员转达
组织讨论:课题提出者、学术支持团队、中心工作人员、院内专职科研人员、志愿者、有合作意向人员,协助课题的设计及完善、实施、总结
2、转化医学研究课题(5万元/项,10项/年):重在临床应用,研究假设、思路
3、学术报告:培养院内浓厚学术氛围和习惯;强化研究生科研培训;促进院内临床诊疗与科研的交流与合作(院内学分0.5分/次)。
时间与地点:每周三下午16:00,科教楼418
4、科研基金申请支持:根据需求组织人员对基金标书的内容、技术路线进行讨论、支持,包括标书内容的讨论,标书撰写的修改
5、专科(专病)研究室:接受院内科室在中心设立专科(专病)研究室;接受有兴趣个人到中心兼职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联系电话:2139515,2139516,2139517
来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