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广州首个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成立,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发布人:朱宗达     发布时间: 2024-06-12 21:31    浏览量:119
  • 上一篇: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来了
  • 下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 5月17日,2024年广州市医工转化创新发展论坛在黄埔区举行。论坛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州市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联合主办。会上,旨在协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 “最初一公里”的广州市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聘任16位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顾问,签约7个概念验证与产业转化创新项目。这是继今年3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建广州市研究型医院联盟后,广州市促进卫生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双向赋能的另一重要举措。同时,广州市研究型医院联盟主办的“医创力”医工转化促进班启动招募。

    概念验证: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张铭华博士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临床医生。他告诉记者,在临床上遇到的痛点问题,常常会启发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需要将血栓清除才能恢复血流,目前通常会用到抽吸导管,但传统方法有清除不彻底的可能。如何让介入更安全有效?“我们就想,能不能设计一个双球囊的抽吸导管,能够把血栓固定在中间,可以反复地冲洗、注药,让抽吸更加安全有效?”他说,“但是,从这个想法,到真正成为一个产品应用到临床,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一条“很长的路”中,概念验证就是一个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之间的关键阶段。这是早期各类创新想法的实物化和验证过程,对于医疗器械、临床医生和产业工程师,以及对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悉,广州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是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和支持下,由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发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旨在促进临床科技成果商业化,以解决专利、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为目标,通过提供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验证、中试转化、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对概念验证和中试转化活动进行个性化支持,验证特定技术商业转化可行性,协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 “最初一公里”。

    广州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成立后,将设有战略市场平台、验证中试平台、产业技术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四大核心模块,极大加速创新项目的孵化。“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的发起,以及创新中心将近5年的实践,为广州市下一步着力推动概念验证和中试转化产业支撑力量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抓手。”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袁玉宇说,一系列努力让广州距离打造优质医疗器械产业生态的目标越来越近。

    7个概念验证与产业转化创新项目签约

    在医疗科技创新的长跑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是最终目标。近年来,国内顶尖医院和医学院的创新项目喷涌,在专利转让方面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证明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力和活力正在逐步激发。

    为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当天,广州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聘任16位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顾问,签约7个概念验证与产业转化创新项目,增强广州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力量。

    顾问团队汇集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领域人才,不乏来自香港和澳门的专家,他们在医疗器械的研发、临床应用、市场推广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极大地提升概念验证中心的人才实力,为广州市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与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7个概念验证与产业转化创新项目包括快速PCR检测项目、基于精准医疗的多模态激光工作站手术系统项目、脊柱硬脊膜缝合器的转化应用项目、心衰心肌收缩力调节器的国际领先创新平台项目、新型冠状血栓抽吸导管的设计项目、重症监护用智慧型颅内压监测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新型雷帕霉素控释药物球囊研究与开发项目等。

    系列项目涵盖了医疗科技的多个前沿领域,覆盖多个疾病领域的临床诊疗,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在器械概念验证中心的推动下,它们将极大地推动广州市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医创力”医工转化促进班启动

    同日,广州市研究型医院联盟主办的“医创力”医工转化促进班启动招募。据介绍,该培训班的目标是提升和培养临床医生及科研人才创新转化意识与能力,搭建促进医工融合与共创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新药、新医疗器械及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从而推动卫生事业、生物医药产业互相促进、互为推动、双向赋能。

    培训班计划每期计划招收40~50人,面向具有明确的创新想法和成果转化目标项目的人才,特别是具有相关专利的专业人士,通过成员单位的审核推荐和评审组的面试选拔入学。

    课程设置覆盖政策、科技、转化、产业和实践五大模块,内容涵盖从政策解读到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再到产业孵化流程和实操工作坊等多个方面。此外,培训还包括拓展活动,如临床创新成果挖掘,通过路演研讨活动,精准对接产业资源,推动科研项目的产业转化。

    广州目标: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

    作为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今年1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广州要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引领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生态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制定本政策措施。

    今年3月,为了盘活、整合广州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建广州市研究型医院联盟,邀请18家在穗省部属医院、市属医疗机构加入联盟,通过建立完善的临床研究平台和支撑保障体系,促进联盟内医院临床研究创新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实现卫生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互促互进、双向赋能。

    作为主流媒体,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广州日报健康有约、信息时报在去年12月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联盟”,希望通过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院高水平专科建设,促进临床医学转化与创新,临床医学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的融合,贡献媒体的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 上一篇: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来了
  • 下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