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承“国家队”使命 创国家级肿瘤医学中心:20年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医院

发布人:朱宗达     发布时间: 2024-03-24 19:17    浏览量:522
  • 上一篇:浙江大学医学中心正式启用!
  • 下一篇:第三期来咯!基于医工融合的创意创新征集活动报名启动
  • 21.jpg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楼群

    11.jpg

    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

    31.jpg

    华中地区首台第五代“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射波刀(Cyberknife)

    41.jpg

    2016年引进国际先进的图像引导放疗设备——Varian Trilogy 直线加速器

    51.jpg

    协和医院副院长季湘年带领肿瘤中心张涛、杨坤禹等核心团队现场调研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年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已属于世界较高水平,加强肿瘤医学研究,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医学界的共识。

        “我们是国家队,应该率先突破,敢啃最硬的骨头。”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作出决策,另辟院区,扩建肿瘤科。当年10月18日,协和肿瘤中心成立。由此,协和医院的肿瘤治疗进入新阶段,由单科诊治转向专科医院化发展。“我们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不仅要做全,更要做精。”“十三五”以来,协和医院瞄准肿瘤精准治疗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升肿瘤诊疗水平,努力争创国家级肿瘤医学中心。

        当前,中心门诊量14.3万余人次,开放病床1016张,年放疗患者超10万人次;国内率先成立8个亚专科团队,组建20余支MDT多学科团队;即将建成中南唯一、亚洲最先进的质子医学中心。协和肿瘤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医院,同时也是中部地区学术力量最前沿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向世界发出抗击肿瘤的中国声音。


    ■ 从规模最大到“中国方案” 书写肿瘤治疗的“协和范本”

        筚路蓝缕启山林。协和肿瘤中心自成立之日起,便走上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

        上世纪80年代,癌症就是“绝症”。1987年,协和医院成立肿瘤科门诊,当时仅4名医护人员,1990年才开始有了15张病床。“癌症成为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的头号威胁。我们是公立医院,必须敢于首开先河。”2002年,在时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国斌的带领下,院党委决策:开辟独立院区,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成立肿瘤中心。放疗专家伍钢教授、留德医学博士张涛在收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从国外飞抵武汉开始白手创业。一批专家、学者冲着“武汉协和”的牌子,从各地陆续“归巢”。

        很快,位于武汉马场路附近的新院区开诊。最初院区仅有一栋五层小楼,首批开放一楼37张病床。2003年,五层楼病区200张床全部住满。应病人需求,医院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新大楼扩大病区,实现开放床位1016张。

        癌细胞恶性增殖,可发于人体任一部位。中心建立之初,肿瘤科医生看病,要“从头看到脚”,耗时耗力且效率低。时任协和肿瘤中心主任伍钢教授回忆:班子成员研究决定,立即进行专科细分,对人员分组,每一组瞄准一类癌症专攻专克。2008年以来,协和肿瘤中心已陆续形成头颈肿瘤科、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妇科肿瘤科、乳腺肿瘤科、肉瘤与黑色素瘤科、淋巴瘤科、放疗科八个亚专科团队。实践证明,亚专科团队深耕于各自领域,既提升了临床疗效,又加强了学科建设,还培养了人才梯队。一批群众欢迎、同行知晓的“少壮派”专家、领军人物崛起,在国内肿瘤学界形成了影响力。

        亚专科团队打下了良好的研发机制,硕果不断。张涛教授团队在顶尖肿瘤杂志率先发表《直肠癌短程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II期临床研究》,这项进行中的研究堪称国际创新,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杨坤禹教授团队全球首发《新辅助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临床研究》,为头颈部鳞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伍钢、董晓荣教授团队“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已被接受,即将发表。

        20年来,协和肿瘤中心各团队陆续获批百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支持近亿元。

        2022年,协和医院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0项,其中肿瘤中心获批13项,双双位居“中部第一”。

        协和肿瘤中心这所“国家级院中院”,在时不我待的拼搏赶超中迅速组建起了一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医学人才团队。“协和医院建设肿瘤中心,对于我国面向全球吸引顶尖人才提升肿瘤医学能力具有非常意义。”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国家不仅需要我们攻克疾病,也同样迫切需要我们建设学科,培养人才。”


    ■ 从一个医生到一群医生 MDT团队点燃患者的“协和希望”

        “多兵种”联合围歼,也就是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对攻克“众病之王”癌症最高效有力的方案。

        2012年,新的病房大楼建成,引入骨软组织肿瘤外科、胸部肿瘤外科、消化系统肿瘤外科、乳腺甲状腺肿瘤外科。肿瘤中心各亚专科建设日趋成熟,为MDT团队诊疗模式打下基础,开始将各相关学科医生组成MDT团队,以整体观、全局观为单个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疗方案。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在国内属于较早开展MDT的单位。2012年3月27日,张涛教授联合协和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共同组成肿瘤中心第一支MDT团队,吸纳影像、病理、放射、中西医结合、心理等各相关科室成员。多学科专家围绕一个病例集中研讨,病人和家属参会提出疑问或想法,最终形成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让患者再也不用“拎着袋子到处跑”。

        “MDT是欧美最先提出的方案,却在我们医院得到了最好的实践与推进。在国外,多学科会诊,费用高昂,属于极其稀缺的医疗资源。而只有在中国,在我们这样将公益性放在首位的公立医院,普通人才有机会获享优质医疗资源,得到高效救治。”经历不断发展,目前协和肿瘤中心拥有20多支多学科团队,将昔日的“病人追着医生跑”转变为“医生围着病人转”。

        近年肿瘤中心开设MDT门诊,挂一个号多名专家坐诊,为患者设专职秘书及时调集更多相关专家;开设日间病房,使患者的定期治疗和慢病管理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也为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腾挪了空间。今年4月,中心在省内首开早防早治门诊,将肿瘤防治端口进一步前移。

        “疗身”也“疗心”,肿瘤中心医护团队积极学习心理学,招募志愿者开设快乐驿站、“心理港湾”、绘画治疗、音乐治疗、儿童阳光书屋。患者自杀预防系统走在全国前列,被广泛借鉴。一年一度的病区春晚,医患亲如一家。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融入了协和肿瘤中心的日常,更见证于危急时刻。2020年,肿瘤中心被征调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医务人员无畏逆行、尽锐出战,迅速完成病区改造,创下收治病人速度最快、单日收治患者最多的纪录。


    ■ 从镭到质子 跑出肿瘤精准治疗的“协和赛道”

        现代放射治疗被称为可媲美手术的肿瘤治愈手段。

        “十三五”期间,在现任党委书记张玉、院长胡豫的大力支持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协和医院着力建设“以精准放疗为特色”的肿瘤学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精准放疗成为肿瘤中心的“核心之源”。

       实际上,协和医院156年院史,早就与放疗结下“不解之缘”。

        1866年,协和医院扎根武汉,一批早期现代医学技术从这里走出。1947年,协和医院开展放射肿瘤治疗。凭借55毫克镭和一台便携X光机,推广镭放射疗法和深部X光照射法,开启了华中地区放射治疗的先河。

        肿瘤放疗的理想境界是只照射肿瘤,不照射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传统放疗技术因其精准度不理想和令人难受的副反应,令很多患者不太接受。比如,传统放疗治鼻咽癌,会损伤周边组织导致长年口干、“细脖子”。而现代放疗则解决了这类问题,立体定向和调强适形技术在当时能很好地体现精确放疗的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和低损伤。

        2003年协和医院配置华中首台PET/CT,安装国产回旋加速器,肿瘤中心同年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调强放疗;2009年华中地区率先开展旋转容积调强放疗;2015年,引进人称“射波刀”的华中地区首台机器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Cyberknife);2017年配置华中首台PET/MR;2021年,放疗中心投入使用2台国际一流速锐加速器;2022年下半年,肿瘤中心将安装先进的螺旋断层放疗系统,人称“TOMO”刀,为放射治疗配套的PET/CT 和磁共振模拟机近期也将投入使用。

        建设“医之重器”是一所医院、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大事,协和医院再次请命。经过近三年的积极申请、筹备,2019年肿瘤中心成为全国首批、中南地区唯一获得质子加速器配置许可的医疗机构。2020年7月20日,协和质子医学中心作为武汉市“四区两院”重大项目开工。今年9月8日,重达45吨质子核心部件——360度旋转机架完成吊装,宣告全球第三、亚洲首套Probeam360°质子肿瘤治疗多室系统落户武汉,一座中部地区肿瘤医学中心建成在即。

        在吊装现场,肿瘤科主任杨坤禹介绍:这把世界最先进、最精准的“屠龙刀”,可将质子射束加速到16万公里/秒,360度无死角“定点爆破”,著名的“布拉格峰”抵达病灶时释放能量峰值,穿过病灶后趋于零,使疗效最大化,副作用降到最低。

        正在建设中的质子医学中心,设有专门的科研舱,还将开辟3000平方米的实验室,打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协和肿瘤中心主任张涛教授介绍:质子医学是一个新兴科学,相关生物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协和肿瘤医学团队在这一科研领域将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与世界领域的并跑、领跑。


    ■ 峥嵘路·倾听

        回首二十年,协和肿瘤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快速成长、追求卓越的过程。二十年来,肿瘤中心医患结成“生死之交”,共克病魔。儿童获得良好疗效,救治高龄老人也变得稀松平常,一批“绝症患者”转变为“慢性病人”。

        “协”国之大义,“和”人民同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在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院长胡豫的大力支持下,肿瘤中心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使命,全面建设“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打造国家级肿瘤医学中心。


    ■ 铿锵行·速读

        开放1016张床位,2021年门诊量达14.3万余人次 

        2021年放疗超10万人次,单日放疗人次 500+, 省内领先

        8个亚专科:头颈肿瘤科、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妇科肿瘤科、乳腺肿瘤科、肉瘤与黑色素瘤科、淋巴瘤科、放疗科 

        4个肿瘤外科:骨软组织肿瘤外科、胸部肿瘤外科、消化系统肿瘤外科、乳腺甲状腺肿瘤外科 

        2008-2021年国家级课题102项(含国自然优青项目1项),SCI论文600余篇

        2021年,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达368项 

        2022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居“中部第一”。


    ■ 开创榜·引领

        全国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医院

        2008年获评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3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华中地区最早开展调强放射治疗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2019年获颁中南地区首张医用质子加速器配置许可证

        首批“肿瘤放射治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教材《放射肿瘤学》、英文版肿瘤学《Oncology》副主编单位 

        2020年、2021年互联网影响力排行全国前十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简介: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109号,1987年在协和医院本部组建,2002年异址扩建。近20多年来,在多名中心领导包括伍钢教授、张涛教授、杨坤禹教授带领下,逐渐发展成设有肿瘤科8个专科(包括头颈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妇科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淋巴瘤、乳腺肿瘤、骨软组织肿瘤放化疗科和放疗中心)共16个病区、肿瘤外科4个病区(包括胸部肿瘤、腹部肿瘤、乳腺甲状腺肿瘤、骨软组织肿瘤)、日间诊疗、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单元的综合性肿瘤专科医院。肿瘤科现年门诊量达14.3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过6万,日放疗患者近500人次,年放射治疗患者超6000余例。2008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SCI论文近600篇,获得各类科研经费逾八千万。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试验基地,教育部“肿瘤侵袭转移和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是国家卫健委肿瘤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副会长单位,也是十三五规划教材《放射肿瘤学》、英文版肿瘤学《Oncology》副主编单位。



    —END—

    监制:张涛  杨坤禹

    审稿:刘红利  唐亚维

     文字:罗兰 张玮  

    图片:刘坤维

    编辑制作:肿瘤中心综合办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1693205491743316.jpg

    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jpg

  • 上一篇:浙江大学医学中心正式启用!
  • 下一篇:第三期来咯!基于医工融合的创意创新征集活动报名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