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研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举措和问题,以期为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国6所综合性大学的部分医药领域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基地管理部门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举措和经验。
结果以基地为依托开展有组织科研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地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意识,加强学科交叉,促进成果转化。依托单位应在经费、空间、人才引进、研究生名额、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协同支持。
结论基地和依托单位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支持体系,支撑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助力医药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是汇集大团队、承担大任务、体现国家和行业意志、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平台,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是举措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 1 ]。2018年以来,从国家层面已经有组织地开展科技创新基地的调整优化,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分别完成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医药、能源及工程领域)的重组和新建工作,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布局和建设工作。
笔者从"十二五"起开始进行我国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相关研究,"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参与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建设研究任务,从宏观角度分析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基地的定位、分布及变化趋势等。从既往的研究中发现,"十三五"期间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基地的类型更加丰富,临床/口腔医学、医疗设备、中医药及医用耗材相关基地比例提高,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学科的交叉更加密切;不过,组织松散、成果转化率低、经费不足等仍是基地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 2 , 3 ]。
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动力从依托增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为依靠创新和提高效率 [ 4 ]。同样,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工作重点已从基地数量上的增长转为促进基地内涵式建设,如何促进以基地为依托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活动,如何发挥基地的战略科技力量成为了新的命题。本研究从6所综合性大学的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基地自身建设及依托单位支持的角度,分析总结依托基地围绕国家需求开展有组织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为科技创新基地的高效管理、提升有组织科研的能力提供参考。
01
调研概况
综合性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基于共同目标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先天优势 [ 5 ]。因此,选取软科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中前6家综合性大学的部分医药领域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和校内基地管理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共收回有效问卷19份、深度访谈4次。问卷及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措施有哪些,学校对基地的支持与激励政策有哪些,基地对基地内部科研、支撑人员的评价及激励政策有哪些?在有组织成果转化方面,学校、附属医院和基地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有哪些,相关企业融入基地建设的方式有哪些,在组建跨学科、跨学院、跨学部科研团队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解决的办法或建议是什么,在基地建设中如何将"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有机结合,结合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02
科技创新基地在开展有组织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思路方面
以往科技创新基地主要是遵循已有的优势和惯性,以较为单一的学科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自由探索和线性发展为主要形式,转变到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攻关,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的总体定位、目标、方向和团队结构等各方面布局均需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基地主任及科研团队进一步转变思维模式。
2.2 学科交叉方面
有30%的调研对象特别提出对跨学科人员的评价考核及成果归属机制需要完善,在成果评价方面尚未形成适应交叉学科发展规律及特点的评价体系;由于校内二级单位的绩效评价原因,兼聘人员仍存在争夺成果第一单位的情况;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尚未有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详细的关于跨学科合作评价方面的政策规定。此外,还存在交叉团队之间互相不了解需求和能力,交叉深度不够,缺乏团队间协同机制,跨学科团队的归属感不强、积极性不高,可用于支持跨学科、跨学院和跨学部的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经费明显不足等问题。
2.3 成果转化方面
目前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化、临床试验和推广应用分别由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和企业各自负责,各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不足,没有合理有效的机制将各方绑定在一起,导致缺乏系统性及协调性;学校和学校附属医院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不尽相同,医院科研人员参与创办企业的政策比大学更为严格;科研人员缺乏市场化意识、缺乏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队伍、专项转化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难以将科研成果真正"落地"。
2.4 条件保障方面
39%的调研对象提出,科研空间、博士研究生名额或有组织科研经费不足;在北京、上海等落户条件较严格、土地使用成本较高的地区,还存在高水平专职技术和行政人员不足、用于引进人才空间不足的问题。
03
科技创新基地在开展有组织科研方面的举措
3.1 在建设思路方面,要从自由探索向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转变,双轮驱动,共同发力
在新发展阶段,主管部门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基地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并按照满足需求的功能将基地进行分类,例如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将基地分为科学和工程研究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全国重点实验室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基础研究类、前沿技术研究类;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分为应用基础类、转化应用类、政策研究类、条件保障类,每种类型基地的主攻任务及主管部门对不同类型基地的评价标准均有很大差别( 表1 )。这就要求基地主任在确定基地目标、研究方向、组建团队及建设平台时要做到基于自身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做"特长生"而非"全优生"。基地主任组建团队应以共同攻关目标为牵引,汇聚各方人才,真正形成协同化、建制化的攻坚团队,减少"散兵作战";引进人才要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目标和方向,不唯"帽子";团队规模应适当控制,不能完全按照"人多力量大"的直线思维盲目扩大团队规模 [ 6 ]。基地主任统筹使用基地建设和运行经费,用于搭建公共平台、新引进科研人员启动经费等有组织的科技创新,绝不能平均分配。强调符合科技创新基地目标前提下的自由探索,鼓励科研人员围绕基地核心方向提出原创学术思想,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如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揭示新规律等,旨在培育或产出从"0"到"1"的引领性原创成果,自由探索方向产出的重大成果经评估后可考虑将其纳入有组织科研的研究内容中。基地主任对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绩效考核突出的人员的薪酬有调控自主权,按照学术水平和贡献、任务进度和目标达成等情况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并保持动态调整;进一步重视参与人的贡献,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和奖励评审等各类评审活动中,鼓励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有组织的重大任务攻关,不简单以论文影响因子、科研成果完成人排序作为衡量标准,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质量、影响力和实际贡献 [ 7 , 8 ];基地与挂靠院系协同发展,打通基地和院系的成果评价,形成凝聚力。科研基地管理部门在基地组织申报、年度考核、周期评估及各类会议中,不断向基地负责人及成员强化有组织科研的意识。
3.2 在学科交叉方面,不断拓展深度广度,促进协同创新
医学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学科交叉。医学实践证明,几乎任何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最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突破和临床新技术应用都依赖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从最初的听诊器、显微镜、几种抗菌素,发展到今天的核磁、彩超、精准医学和靶向治疗等,与医学相关的其它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共同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 9 ]。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正在经历第三次革命,其特征更强调多学科的汇聚,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产生于传统学科的边界,生物医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材料和纳米技术等的结合愈加密切,这就需要集聚多学科背景的科技人才进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科技前沿的协同创新,组建并维持具有共同目标、具有"战斗力"的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团队是重中之重 [ 10 , 11 ]。综合性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基础研究深厚、学科门类丰富,具备了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先决条件,能够突破单打独斗的壁垒。基于基地的定位和目标,通过鼓励不同学院、医院研究人员兼聘、双聘和联聘,使用双导师等制度联合培养学科交叉研究生来深度绑定交叉团队、加强协同创新 [ 12 ];在依托单位支持下设置二级学科,在课程设置、导师选聘等方面树立交叉学科意识,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健全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体系,解决导师参与积极性,将招生和培养落到实处。增加对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的投入,以北京大学为例,通过设置校内学科交叉项目,已在医学部与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社会科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和跨学科类五大学部39家单位之间开展交叉合作,为目标导向的基地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学科交叉队伍。最后,还要加强多层次、常态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如举办聚焦某一主题的跨学科论坛及学术沙龙、进行校内跨学科交叉合作意向需求的征集与发布、协助科研人员寻找合作伙伴等 [ 13 ]。
3.3 在成果转化方面,不断完善转化平台和激励措施,打通政产学研用全链条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重大难题,在生物医药领域,曾有学者通过数据估算,我国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或药物发现到最终获得上市审批的转化成功率低于1% [ 14 ]。医药领域科技创新与落地应用连接非常紧密,在其各类科技创新基地中,重大原始突破、制定标准和成果转化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需要高度重视。
依托单位及基地要通过成果转化讲座等形式加强宣讲,使基地科研人员从源头上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成果转化意识;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不同的成果进行专业化分类指导;鼓励高水平教师领衔从事高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专门划拨一批专项编制用于招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高水平专职科研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激励力度,建立分类别、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与科研人员密切关心的需求(如职称晋升、评聘考核和收益等)相结合 [ 15 , 16 ]。鼓励成果完成人将转化收入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推动后续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常态化开展政产学研用面对面交流,在基地研究团队、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中吸纳来自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企业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加强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专利与技术转让、共同开发技术、工程硕博士专项培养等与相关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积极融入相关产业集群或建立校外转化基地,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
3.4 在条件保障方面,依托单位应加强顶层规划、给予全方位支撑
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的依托单位需按照"攻关团队实""物理空间实""条件保障实"的要求,负责落实条件保障,不断增强支撑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推动基地建设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真正做到科研有组织,让基地科研人员能安心进行有组织科研。
主要措施包括:成立由依托单位领导牵头、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组成的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委员会,协调处理基地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给予部分类型重点科技创新基地自主招聘人员的指标,在人员聘用、考核及职称评定方面基地有自主权;单列或额外增加研究生招生名额(主要针对部分类型的国家级基地);给予科研及办公空间倾斜,优先解决基地的空间需求;给予经费支持:所调研基地的依托单位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每年从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对其它类型基地的支持为每年100万元左右,部分高校还要求基地挂靠的校内二级单位进行一定比例的经费匹配,匹配比例从1∶1~1∶5不等;在学校层面成立创新孵化基金,搭建创新转化中心,培育高价值专利技术;将基地作为政产学研用实践的重要平台,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中,争取地方政府在空间、经费上的支持,为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近年,北京大学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技创新基地施行实体化建设,进行编制、研究生名额和空间等的资源"强挂钩";四川大学的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基地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深度参与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中国牙谷等的建设。
以某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例,实验室于2005年开始筹建,国家、地方和高校在人才引育、研究生名额、科研经费、空间仪器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多层次全方位支持,实验室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优化,形成多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搭建公共平台,积极与地方、企业对接,围绕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疗与创新药物的重大需求,构建高度整合的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全创新链,转化近100项创新药物产品,评估结果连续为优秀。
科技创新基地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针对学科交叉不深、成果转化不畅和条件保障不足等问题,基地应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深化学科交叉,加强与企业对接,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为中国路径、中国方案和中国产品提供源头创新。同时,政府部门、高校及附属医院应在建设经费、科研及办公空间、研究生名额等方面持续给予倾斜,并进一步完善跨学科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
来源:医学科研与管理空间,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4年·37卷·02期 田君 沈娟 樊建军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朱宗达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编委会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